第四章古文字学.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古文字学

第 四 章 古 文 字 学 古文字学是以在传世文献中废失而又从地下文献中获得的文字字体以及它所记录的文献作为研究的对象,揭示其起源、性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问。 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古文字学是对世界各种古文字予以研究,从而揭示人类早期文字发展演变的共同规律的学问。 狭义的古文字学是把研究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汉字的早期发展阶段,以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的六国文字作为研究对象的古文字学。 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的113个刻划符号就是远古文字的代表。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和文字学专著是把隶书作为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就是从甲文到小篆都属于古文字阶段。我们把研究的范围定在这三个阶段,即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 古文字学是研究殷商至战国的各种文字的专门之学。例如,甲骨文、金文、竹帛书、货币文、石刻文等等都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古文字学的研究推动了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的发展。 第一节《说文》所载古文、籀文 《说文·叙》称:“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大徐本,页316) “古”是指的古文,《说文》明言为古文的有510字,“籀”是指籀文。 另一说,古文即大篆(见孙钧锡《中国汉字学史》,页61,学苑出版社,1991) 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一文,载《观堂集林》卷七)认为《说文·叙》称之为古文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孔子壁中书。 二是汉初北平侯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这部古文经典连同古文《尚书》在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刻在石碑上,并将其与小篆、汉隶相对照,称为“三体石经”,三体共计约147,000字。石经古文为440字,其中与《说文》所载古文相同者70字,与《说文》篆文相同者155字,两项合计。超出总数的1/2。 三是民间从地下发掘到的鼎彝上的铭文。《叙》称:“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大徐本,页315) 清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叙》称“说文”古文与周代金文不合的现象,提出了许慎所谓古文实际上是周末文字的看法,这一看法得到今天的学者认同(参见裘氏《文字学概要》,页55)。 王国维根据大量资料断定《说文》古文是战国时六国文字。一般以为籀文来自周宣王太史籀所删订而编成的一部识字课本《史籀篇》,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认为籀文与古文,无非是正体与俗体、繁体与简体的差别。(页135,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裘氏《文字学概要》持相反的看法,认为籀文的字形并非全都具有繁复的特点,有的籀文比后来的小篆更为简单,例如,妣作 ,薇作 蓬作 ,磬作殸等。至于那些比较繁复的字,其构造与商周金文往往相合。例如,登,籀文作 金文作 。故裘氏认为籀文这种字体的出现不比六国文字迟,有可能就是距今2800年前的西周文字(页49—50)。 《说文·三上·晨部》:“ ,耕也。从晨,囟声。”(大徐本,页60)《说文》引的古文之一作 ,从林、从辰。金文《牆盘》“农”作 ,与《说文》所引古文合。 《说文·三下·晨部》:“ ,早昧爽也。从 ,从辰。辰,时也。辰亦声。丮夕为 (夙,甲文作 ,金文作 ,象在月亮地里劳作之形。与早同意), 辰为晨。皆同意。”(大徐本,页60) 《说文一下蓐部》: 陈草复生也。(大徐本,页27) 六上木部: ,薅器也。从木辱声。(大徐本,页121) 《说文》之籀文在训诂学上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周礼名物词研究》对“栗”这个名物词的得名之由作过一番探究, “栗”与“果臝”这一连绵词有同源关系,其词源义为“圆而下垂”。《说文》所引“栗”之籀文作 ,段注指出上西字为 tiāo之讹,因为 籀文作 , 象草木果实累累下垂之貌。从三 的 ,正反映出果实结聚成团而下垂的样子。 栗树之果实也是结聚成团的(由单个栗实荟萃一起),这与葫芦等一类的果实有相同的形态特征, “栗”语转为“的厯”,络绎不绝之貌,“的厯”与“嘟噜”亦为一声之转,今形容葡萄结得多,说“一嘟噜一嘟噜的”,可见,“栗”为双音节词“嘟噜”、“的厯”的语转,上古可能就是一个复辅音dl-的字,后来分化成两个音节——dūlǔ,再后来脱落了d而保留了l-,这样就变成了单音节的栗。可见,“栗”为上古形容“果实圆而下垂”的连绵词“果臝”的语转,他们共同的词义特点就是“圆而下垂”。 第二节 甲骨文文字学 甲骨文文字学是甲骨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对甲骨卜辞的文字进行研究,对记录公元前十三世纪殷商时期宫廷档案语言的文字进行体系性的描写,阐明殷商至西周这一时期古汉字的内部规律,从而为研究汉语文字学提供历史的断代的依据。 华东师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