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篇》救赎和诉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游降魔篇》救赎和诉求

《西游降魔篇》救赎和诉求   [摘 要] 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依然有着周氏搞笑片段和痛彻心扉爱情的贯穿始终,欢笑与眼泪齐飞的观影效果再次展现了周氏电影的独特魅力,而且把历经岁月沉淀后对人生更深刻的感悟鲜明地表达了出来,通过对妖魔的救赎展现了对真善美的理想追寻。《西游降魔篇》的现实警示意义是发人深省、令人深思的,影片传达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烛照更是弥足珍贵,只要我们始终走在追寻理想的途程中,真善美的诉求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照亮这个世界,带给我们温暖和希望。 [关键词] 《西游降魔篇》;救赎;诉求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156)。 在20世纪90年代,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曾感动过无数观众,照亮他们的青春岁月,其无厘头的搞笑以及一生所爱的深情演绎,让观众笑过、哭过,而影片对命运错位与人生无奈的深层阐释,又令观众欷歔、感慨、回味无穷。2013年初上映的《西游降魔篇》无疑重新勾起了观众对《大话西游》的难忘记忆,怀着对曾经经典的致敬和新的期待,观众纷纷走进影院,掀起了《西游降魔篇》的观影热潮。在《西游降魔篇》中,依然有着周氏搞笑片段和痛彻心扉爱情的贯穿始终,又增加了3D特效的视觉冲击,欢笑与眼泪齐飞的观影效果再次展示了周氏电影的独有魅力;周星驰虽然只是导演、没有亲自参演,但他把表演的灵魂赋予到了每个演员的身上,更重要的是,他把历经岁月的沉淀后对人生更深刻的感悟在影片中鲜明地表达了出来,通过对妖魔的救赎展现了对真善美的理想追寻。 人之初,性本善——《儿歌三百首》的象征内涵 影片中,文章饰演的陈玄奘没有武功却要降服妖魔,他的制敌法宝是《儿歌三百首》。儿歌是儿童吟唱的歌谣,是真善美最纯真的表达。恰如《三字经》所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之初至纯至真,清澈晶莹的童心是这个世界最可贵的珍宝。著名散文家、漫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里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大多已失本性,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变成儿童的崇拜者,在随笔中,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所以他在散文中深情地赞美儿童:“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的真实而纯洁。”[1]他把儿童时代称为“真人”“真生活”,是人们的“黄金时代”,但是“黄金时代”有限,天真纯洁的本性在现实中将会失掉,成人社会大都充满虚伪和欺诈,这又使丰子恺感到无可奈何的深沉的悲哀。秉承“爱的哲学”的女作家冰心文学创作的三个重要精神维度就是对“母爱、童心、自然美”的讴歌,她认为童心是最美好、最纯洁、最真诚的心灵,世界上只有孩子的心灵没有被世俗所污染,孩子的心灵纯真善良,人们应该珍视他们天真的本色,要以童心换取童心,成为儿童们忠实的朋友。所以她在散文《寄小读者·通讯一》里明确地声称自己“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她把儿童看成是善良、纯真、富于同情心的化身,而自己是这个“天真队伍里的一个落伍者”,为要保守这一点天真,她愿意成为儿童们的忠实朋友。在诗歌里,冰心热情地吟唱“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她把“爱”作为拯救年轻人心灵创痛的药方,让人们相信人间充满着爱,爱支配着世界,有了爱人生就有了意义。其实,无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艺术作品,都传达着人类的理想主义,虽然现实经常消解着理想主义的光环,但人类心中美好的理想诉求永恒不灭、熠熠生辉,对真、善、美的追寻永远是我们的精神皈依。 爱的救赎——真善美的理想追寻之路 在影片《西游降魔篇》中,被降服的妖魔有三个:鱼妖、猪妖、猴妖。他们原本不妖,因为种种原因泯灭了善良的天性,怨而成妖,它们由善而恶的变化分别代表了三种人性恶,而最终爱的救赎终究又使他们放下仇怨,重新开始了真善美的追寻之路。 鱼妖原本是个善良热心的人,然而他的救人善举却被村人误解,他被打死然后抛进水中,肉身被鱼儿食之。在极度怨恨中他化为鱼妖,行凶作恶报复村民。这一情节其实有极大的现实警醒意义,那就是人们在向善的道路上遭到误解会怎样,会不会因心中怨恨导致人情的冷漠和道德的消泯。时下经常热议的“扶不扶跌倒的老人”“救不救车祸者”等事件就引人深思:为什么一些原本善良的人路遇摔倒在地、痛苦万状的老人内心纠结后居然离开?因为那些把老人送到医院后反被家属讹住还要被逼迫出一大笔赔偿费的好心人的遭遇使他们害怕麻烦上身;为什么一圈围观者看着车祸者需要救助却无人施以援手?因为那些救人者却被诬陷为肇事者的寒心事例让他们心存忌惮。明哲保身与良心拷问的纠结,反映出的何止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如果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猜忌与恶意,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爱心与包容,多少悲剧可以避免?2012年3月5日,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