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增湘生平和图书馆学成就考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增湘生平和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傅增湘生平和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关键词:傅增湘;藏书;图书馆;双鉴楼 摘 要:傅增湘是中国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他所撰写的《藏园经眼录》和《双鉴楼主人补记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是近代研究目录版刻的重要典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考察了傅增湘的生平活动和他的图书馆学成就,阐述了傅增湘先生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与目录学研究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129-03 收稿日期:2013-03-18 作者简介:李丽君(1965-),渤海大学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项目:2013LSKTIES-31。1 傅增湘其人 傅增湘,四川泸州江安人,中国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人言其“目辨真赝,人不能以毫发欺”,在传播古籍文献方面贡献最大。傅增湘,字润沅,后改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姜弇、书潜、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卒于1949年。幼年入私塾读书,后随父宦游江浙等地,光绪六年(1880年)定居天津。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为庶吉士。1905年开始在天津办学,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天津女子公学和高等女学三所女子学堂,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受新式学校教育的女知识分子[1]。1909年任直隶提学使。辛亥革命中曾参加南北和谈。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唐绍仪顾问,出席南北议和。 1917 年任教育总长,主送徐悲鸿等有为青年去国外留学。五四运动中因为抵制反动政府罢免蔡元培而被罢职,此后定居北京,贮书于宅园,将宅园命名为“藏园”。从此,专心从事收藏图书和校勘图书工作。1927 年出任故宫图书馆馆长。1928 年始编 《宋代蜀文辑存》。1929 年前往日本访书。1933 年编定《四库全书珍本目录》。1934 年任《清儒学案》提调。1936 年编撰《绥远通志》。1938年,应聘出任东文文化协会副会长,并主修《续修四库全书提要》。1944 年中风偏瘫。194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2]。 2 傅增湘的藏书渊源、特点和思想 傅增湘的私人藏书楼为双鉴楼,是继近代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中国近现代最大的私人藏书宝库。傅增湘晚年以所居有山石花木之胜,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颜之曰:“藏园。”他的藏书中多钤有江安傅沅叔收藏善本、傅增湘读书、藏园、双鉴楼藏书记、沅叔审定宋本、双鉴楼藏书印等藏书印章。 2.1 藏书渊源 双鉴楼藏书渊源可见《双鉴楼善本书目》开篇:“昔先祖北河公雅嗜儒素,丁乱离之会,锐意以收书为事,曾得兴文涑,为莫郘亭、吴挚甫所激赏,是为余家藏书开始。余幼而薰习,殆若性成,弱冠以来,无日不与书卷相亲。”双鉴楼因收藏宋本《资治通鉴》、元本《资治通鉴注音》二部古籍而得名。后来,又以南宋淳熙宫廷写本《洪范政鉴》代替《资治通鉴注音》。 2.2 藏书特点 双鉴楼藏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收藏多,达20余卷,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应有尽有。二是藏书多为善本和珍本。据粗略统计,双鉴楼所收藏的宋、金刊本约150种,元刊本几十种,明清精刻本,名抄、名校本多至几百种。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记载,傅增湘双鉴楼所藏善本书目有300种之多。三是“随弃随收”。时常以书易书。 2.3 藏书思想 傅增湘认为:私人收藏书籍,不利于长期保护。“信知私家之守,不敌公库之藏矣”。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傅增湘将双鉴楼的藏书分别捐献北京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彰显了他“文字典籍,天下公器”的藏书思想。1947年,傅增湘将所藏宋、金、元、明、清精刻、名抄、名校善本300多部、4,300多册捐赠给北京图书馆。1948年又分两次出让少数明刊本及名家抄校本给北平图书馆。他病重期间,嘱其后人将双鉴楼藏书捐公。他逝世后,家人遵其遗嘱向北京图书馆捐出传家之宝的“双鉴”等善本400多部、3,500多册。其他图书则全部捐献给家乡的四川大学。至今,这些图书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北京图书馆和四川大学的图书馆中。[3]傅增湘藏书不被书所役,变私为公,惠及学人的思想和出让之路成就了他作为学识大家的独特地位。 3 傅增湘在图书馆学方面的成就 3.1 收书访书 李丽君:傅增湘生平与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李丽君:傅增湘生平与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傅增湘与历来藏书家不同的是不坐守书楼等待沽者上门,而是主动出去,搜书访书。辛亥革命后,开始大规模收集古书。他是北京琉璃厂、隆福寺书肆的常客,还常到浙江安徽等地访书[4]。1927年傅增湘出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他将故宫中各殿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