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确立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土教学特色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确立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土教学特色 摘要:云南大部分高校是地处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区别于发达地区高校的明显特征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和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学生,这既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势确立本土教学方式,研究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发挥高校社会功能,开发民族民间产品,确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土教学特色,以增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生存竞争力,并进一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传统。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文化资源;本土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67-02
一、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云南的高校除了在昆明的几所重点高校外,大多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普遍地处偏远的边疆地区,相对来说信息来源少,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这是制约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地理上的不利因素。但地理上的弱势不是制约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生源上的不利因素。云南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不同地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峨山彝族自治县等。来自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学生有约三分之一的是少数民族,他们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山村,在本村、本乡镇、本县的学校念书受教育,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家说他们自己的民族语言,上小学和初中时开始学习云南方言和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上大学时才真正开始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极其有限。对于汉语能力不强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其他学科的学习必然受到或多或少的限制。这就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学生实际。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现行的教学机制与发达地区重点高校现行的教学机制没有太大差别,教学目标也大致一样,要求学生普通话过级,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等等,这无异于拿先天汉语能力比较弱的少数民族学生之短去比发达地区高校学生之长。
二、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云南是偏远的边疆省份,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二十六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地理上的闭塞和对外交流的缺乏使这些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保留至今。这些民族文化涉及各民族的土司宗教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服饰礼仪文化、饮食起居文化、歌舞戏剧文化、美术工艺文化等,这是人类文明难得的瑰宝,也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取之不尽的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其他发达地区高校无法相比的强大优势,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最终能扎根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富饶土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单纯的本土民族文化中成长,见证了各种的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民族地方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有的来自哈尼族“贝玛”家庭。“贝玛”是哈尼族的宗教仪式领袖,也是哈尼族民族文化传人,他们有决不外传的口唱历史和各种宗教仪式内容。哈尼族学生耳濡目染他们父辈的祭祀活动,拥有本民族文化的继承权,有机会得到父辈们的文化真传,他们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坚实纽带和桥梁。同样,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本身就身怀绝技,从七八岁起,他们就帮着父母劳作,详细学习了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的各个步骤,熟练掌握了本民族精湛的民间工艺技术。这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拥有的其他发达地区高校望尘莫及的巨大财富,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之长,取长补短才能与发达地区高校相竞争,这是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的有利因素。可以利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确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土特色教学。
1.组织云南民族民间艺人和有技能的民族学生站上高校讲台。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在云南除汉族外,还有2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现存的民族文化传统十分丰富,仅各民族的服饰就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精美的傣锦、壮锦、佤锦、景颇锦,有纯朴的白族扎染,有精细的汉族彝族平绣、华丽的花腰傣挑纱和戳纱,有闪烁的新华村银饰等。这都是云南民族地方高校本土特色课程的源泉。云南地理上偏远闭塞,传统的民族文化基本上保留至今,并且现在仍有大量中青年民族文化传人和民族民间手工艺人,这些民族文化传人和民间艺人就生活在地方高校周围,几千米、几十千米范围内就能轻易找到他们,如民间剪纸艺人、花灯艺人、彝族刺绣艺人,舞蹈说唱艺人、铁器铜器匠人、雕塑土陶艺人、民族礼俗传人等,不胜枚举。对于云南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而言,定期聘请民族文化传人和民间艺人到学院开办讲座、授课或现场演示,传授传统民族民间口述文学、文化习俗、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