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含有中间变量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评价
含有中间变量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评价 摘要: 本文借助含有中间变量的两阶段DEA评价方法对陕西省涉农地区不同信用社的可持续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大部分涉农地区基层信用社存在存款严重不足、发放贷款效率比吸收存款效率高、非利息支出过多、非利息收入不足等结论。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wo-stage DEA evaluation method with intermediate variables, this paper gives an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credit cooperatives in agricultural area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basic-leve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most agricultural areas are facing such 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deposit shortage, higher efficiency in loan issuing than deposit taking, too much non-interest expense and insufficient non-interest income and so on.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中间变量;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
Key word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intermediate variable;credit cooperative;sustainable management;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83-02
0 引言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地域性金融机构,其经营效率的高低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从主营业务来看,农村信用社的运营过程是一个两阶段生产系统,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获得存款,再以存款发放贷款获得收入,来实现可持续经营。即:①农村信用社的存款量是一个中间变量,它是合理的资源配置的结果,又是发放贷款的基础。②吸收存款阶段和发放贷款阶段有联动性,两个阶段效率都高,整体的效率才是真正的好。
1 模型设定
本文以作者前期研究成果中确定的农村信用社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为依据[1],使用包含中间变量的DEA效率评价模型中的技术效率的评价模型(毕功兵、梁樑和杨锋[2]的研究成果)、规模报酬区域确定模型(魏权龄的研究成果[3])设定本文的研究模型。
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Xdi表示决策单元DMUd(d=1,…,n)的投入向量,Idr表示决策单元DMUd(d=1,…,n)的中间产品,Ydp表示决策单元DMUd(d=1,…,n)的产出向量,λdsk表示DMUd子单元s(s=1,2)赋予DMUk子单元的权重。
第一步:评价每个决策单元第一阶段的技术效率α■■,确定决策单元第一阶段所处的规模报酬区域(α■■是模型一的最优解;所处规模报酬区域由模型二确定)。
模型一:min α■■
s.t.■λ■X■?燮α■■X■(i=1,…,m)
■λ■I■=I■(r=1,…,q)
λ■?叟0(d=1,…,n)
α■■?叟0
模型二: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刍1,并且1α■■■λ■?刍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刍1,并且1α■■■λ■?酆1。
第二步:评价每个决策单元第二阶段的技术效率α■■,确定决策单元第二阶段所处的规模报酬区域(α■■是模型三的最优解;所处规模报酬区域由模型四确定)。
模型三:max α■■
s.t.■λ■I■=I■(r=1,…,q)
■λ■Y■?叟α■■(p=1,…,l)
λ■?叟0(d=1,…,n)
α■■?叟0
模型四: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酆1,并且■λ■?刍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酆1,并且■λ■?酆1。
第三步:评价每个决策单元总体的技术效率α■■,确定决策单元总体所处的规模报酬区域(α■■是模型五的最优解;所处规模报酬区域由模型六确定)。
模型五:min α■■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