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脑复苏(2011年新相关的课件)
学 习 目 标 1.掌握心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2.掌握如何判断心搏、呼吸骤停。 3.掌握畅通气道的方法。 4. 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及 注意事项。 5.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熟悉心前区捶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7.熟悉控制气道的方法。 8.熟悉心搏骤停类型。 9.了解心脏停搏的原因。 10.了解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及护理。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原因 : 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心脏本身病变所致,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主动脉疾病。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如呼吸停止、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失衡、药物中毒或过敏、电击或溺水、麻醉和手术意外。 类型 : 心室颤动(室颤,VF):最常见,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严重心肌缺血时。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复苏成功率最高。 心脏停搏(心室静止):多见于麻醉、外科手术及缺氧、酸中毒、休克等。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直线,或偶见P波。 心电-机械分离(EMD):心电图可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为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电图表现。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结果,常为左心室泵衰竭的终期表现。 临床表现与诊断 ★ 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 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诊断: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历 史 1956年Zoll提出体内电击除颤法。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并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年Kouwenhoven等人发表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首先创立并倡导不开胸心脏按压术,开创了以胸外心脏按压为基础的心肺复苏术. 20世纪70年代扩展心肺复苏到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简称CPCR)。心肺复苏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脑保护和脑复苏,以强调保持完善的脑功能的重要性。心肺脑复苏是现代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 述 概念:使心跳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尽早加强脑保护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 包括三部分: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延续生命支持(PLS) 心肺脑复苏步骤 基础生命支持BLS 通过徒手操作,保持心脏有一定的输出量,供应重要脏器已氧合的血液。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在继续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应用器械和药物进行抢救,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纠正心律失常和药物治疗,以尽快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延续生命支持PLS 复苏后,在急诊抢救室或监护室中进行,不但要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维持全身内环境的正常,并且直到病人神志恢复或放弃治疗。 基础生命支持 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ABC三个主要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简称为CPR(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又译为现场急救或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BLS的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缓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基础生命支持 一、适应症 呼吸心跳骤停,其指征是: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呼吸心跳骤停可由于意外事故,如:溺水、创伤、触电、气道阻塞或严重心脏疾患及中毒等原因所致。 二、指征 突然意识丧失。 2.颈动脉搏动不能触知。 3.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 临床上只要具备两项主要标志即可判定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抢救。 判定两项主要标志的方法: 1.轻拍或轻摇并呼叫病人,如无反应即可判定为意识丧失。 2.救护者以手指确定病人喉结后,手指滑向一侧,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理者具备的基本能力.ppt
- 精选文言文虚词.ppt
-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沟通课件.ppt
- 红酒微信营销方案最新版本.ppt
- 管理学开篇1.ppt
- 纪中高三复习方略策略.ppt
- 实例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解读.ppt
- 心内科相关的护理风险及防范1.ppt
- 线材相关知识讲座.ppt
- 线段的定比分点p.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