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5讲传统经学(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之魂 —— 传统经学(二) 3、东汉七经 。 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4、唐代九经 。 唐前期九经: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唐中期九经: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 5、唐后期十二经 。 6、宋代十三经 。 三、释“传、注、疏” 第二部分 经学的流派 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第二部分 经学的流派 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古文经) 第二部分 经学的流派 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者认为,六经为孔子所作,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想借六经“托古改制”。今文经学家就在经书里面去找孔子的政治思想,他们讲究“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者认为,六经不是孔子所作,而是古代史料,他们认为六经为周公等先圣所作,孔子只是整理六经,传之后世。 第二部分 经学的流派 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文经在西汉前期推重《春秋公羊传》,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后期推重《诗经》,因为《诗经》 “温柔敦厚”。 古文经在西汉推重的经典是《周礼》。 第二部分 经学的流派 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经学的浊流:灾异之说和谶纬之学 * 《论语》入经,源于尊孔。 《孝经》入经,源于“以孝治天下”。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论语·阳货》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孝经、尔雅 《尔雅》:尔, “近”;雅, “正”。 开成石经(837)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孟子》入经的原因: 1、佛性论与心性论(四心) 2、祖统论与道统论(韩愈、论佛骨表)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尽心下》 传:解释经的著作。左传、公羊传(公羊高)、穀梁传(穀梁赤)。 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 等。东汉郑玄、马融、贾逵、服虔等,遍注群经。 疏: “疏”是对注的解释。唐代有《五经正义》。 1、经书的来源不同 2、书写字体不同 3、文本存在异文 4、对六经作者的看法不同 5、两派注重的主要经典不同。 6、宗旨不同 7、地位不同 王国维《史记所谓古文说》:“凡先秦六国遗书,非当时写本者,皆谓之古文”。 湖北荆州出土的郭店楚简 三体石经(正始石经) 1、经书的来源不同 2、书写字体不同 3、文本存在异文 4、对六经作者的看法不同 5、两派注重的主要经典不同。 6、宗旨不同 7、地位不同 “夫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何言哉?” ——《论语·阳货》 (今文经) 1、经书的来源不同 2、书写字体不同 3、文本存在异文 4、对六经作者的看法不同 5、两派注重的主要经典不同。 6、宗旨不同 7、地位不同 1、经书的来源不同 2、书写字体不同 3、文本存在异文 4、对六经作者的看法不同 5、两派注重的主要经典不同。 6、宗旨不同 7、地位不同 1、经书的来源不同 2、书写字体不同 3、文本存在异文 4、对六经作者的看法不同 5、两派注重的主要经典不同。 6、宗旨不同 7、地位不同 (今文经尚“经世致用”、古文经尚“专心学术”) (今文经在官学、古文经在民间) *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