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秋莎 恍如冰粒 映照人间
马秋莎 恍如冰粒 映照人间
北京公社在我认识马秋莎之前,就在上海的一个年轻艺术家群展“刷新”(2007年,苏文祥策划)中看过她的作品—也就是那件后来人人都记住了的《从平渊里四号到天桥北里四号》。在那个录像里她的语言和她的身体在用两个线索叙述着同一件事情。当她说完故事后从嘴里取出沾满鲜血的刀片,我记住了那张把痛苦变得无比平静的脸。
后来来到北京,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会觉得很难把她的作品和她的人联系起来。可能任何一个和马秋莎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被她的谦让、善意、温和打动。她的眼神看上去像一头典型的食草动物,能把坏人吓跑的那种。但她每次新作品里的那股“狠”劲都让我暗暗吃惊。她在去年个展“静电”里的新录像《纪念品》仿佛把我带回2007年看“刷新”时的感觉。又是两个平行线索——不断被抛掷到公路上的、热乎乎的动物内脏和声音放大后变得很诡异的猫的亲昵呼噜。
前阵子和马秋莎聊她的摄影和绘画,我意识到这种相互对峙或抵消的双重线索,是几乎贯穿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当马秋莎那件披着温柔毛皮的电锯宠物在尤伦斯“ON/OFF”展厅里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时,我在想,作为艺术家的马秋莎像是一头有犄角的鹿,她有植物动物的本性,但揣着一把锋利的语言武器。
热情饱满的“冷漠”
细品马秋莎的作品可以看到,她的创作思想来源于对小巧事物的热爱,她内向,甚至遇到迎面走来的路人都会紧张,而内心的羞涩让她学会了更大胆的观望。极目远望,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生百态,静守这些姿态,细微的人情关系膨胀成了人们滋生悔恨的根源,她握住根茎,揣摩这些无法摆脱的事实,谁想长出了一种无意识的生物,那是一种加入她情感并与她内心完美契合的生物。
将马秋莎的作品形容成“生物”,是因为你可以从那里看到生息,静到沉寂却在爆发震动着,因为你能看到作品中的安静人物拥有着微弱喘息和抽动,这种静中的动正是生命的爆发;动得直到爆发却还是静,是因为你看到了作品中撕破了“衣服”像撕破了脸而不共戴天,但里面充满的冷漠似乎是一种沉寂。这种“生物”巧妙的演绎着她的小心思,她用这种方式阐述着自我,阐述着她的人生,用艺术表达不完整,用作品却能生动的描述出来,哪怕是一幅画,一个姿态甚至一个眼神。这种创作的关联是巧妙的,不需要学会表达就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生活的点滴都是表达出来才会被人认知,它们教人学会生活。注视着这些,想象着这些,马秋莎用最简洁的方式感触着,比如拿养宠物来当作理想,从宠物中找到与艺术交叉的一部分,并将其描绘成另外一种生命,这样安静不爱说话的一个人,将人世间最鲜活的一部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她的艺术人生。
异化的“正常”
擅长以细腻、女性化的个体体验去探究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马秋莎,在生活的日常碎片中挖掘出了很多创作灵感,她通过摄影、图片、影像、装置、身体、表演、绘画等多种媒介,将成长的微妙体语传达给了受众。感受这种借由身体或者身体局部传达的信息,让你感觉到了人与人或人与物惺惺相惜的一面,这种特殊的爱护、同情、支持,不同于以往的情感,而是看似分裂而又有统一的一种感性。
将平常的物件精心的搁置在新的“环境”中,用另外一种口吻讲述一种平常的故事,这是马秋莎最喜欢的排遣压抑的方式。她的代表作《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中,口含一个刀片,娓娓道来的是她从小到大学艺术的经历,等到讲完,她再将刀片吐出来给观众看。这像是一种痛苦的告白,红口白牙,字正腔圆,而声音却是从锋利的刀刃上传出,每个字眼描述的都是她的真实经历,刀刃下被削砍过的经历,是她的安放,实际则是社会与家长的安放。
人与物相互妥协,是自然的使命,而跨出条框,将不该用的用上,正是马秋莎创作理念的迷人之处。纸上作品《雾》,将北京老房子里的窗纱作为画作的主要材料。在这一系列中,马秋莎将原本轻薄透明的窗纱转变成了更为深邃的黑色。黑色,乍一眼看上去,这个作品仿佛只是在单一黑色背景上突兀地出现了白色线条。但如果靠近作品仔细欣赏,观者能够从黑色的背景中察觉到画纸精致的纹理以及其隐约的花纹图案。《比我小两岁》是以马秋莎姥爷生前的个人物品作为主要创作来源。马秋莎的姥爷有一特殊的习惯,他每年将自己的胡子剃下来,用自己用过的药瓶收集起来。所有这些瓶子以年份顺序展示,作品不仅将艺术家对于自己姥爷的个人记忆展露无遗,同时,也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时间流逝中的马秋莎,用一种特殊静止的姿态看待人物,人物以她的眼睛传情,以她的喉舌私语,褪却了生命里所有的黯淡让人们发现了真像,就像反射的真像一样。
艺术汇:你是在胡同里长大的吗?小时候老北京的面貌给你带来了何种影响?
马秋莎:不是。我从小在父母的宿舍楼里长大。奶奶家在胡同里,有胡同生活的经验。早些时候的北京让我意识不到她是“北京”,周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Part B Read and write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多维度解析与临床策略研究.docx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pptx
- 02S404 防水套管国标规范.pdf VIP
- 云南省爱我国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初中组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 信息科技 《第3课 游戏体验寻规律》教学设计.docx VIP
- 《(湖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以纸本为准)》.doc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计划..doc VIP
- FreeCAD中文教程-翻译版本_freecad【181页】中文教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