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国时期广西瑶民地理分布.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广西瑶民地理分布

民国时期广西瑶民地理分布   【摘要】民国时期广西瑶民总量仍是个谜,现有各种统计数来源不一,甚至相互矛盾。首先,1934年广西省统计局初次公布了全省约有5万瑶民散布在三十四县,其中半数瑶民聚集于大瑶山。此后,随着调查资料的增多,官方和学者逐渐认为广西有20余万瑶民散布约六十县,但不同资料关于各县瑶民的数量仍有较大差异,令人难以取舍。本文选取较为可信的调查资料,利用均值还原的方法,试图复原民国时期广西各地的瑶民数。 【关键词】民国;瑶民数;分布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110-010 关于瑶人分布的研究一般都以某个朝代为中心,论述当时瑶人在相关地区的分布情况,例如:李默的《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明代广东瑶族的分布》及吴永章的《清代广西瑶族分布述略》等。而民国时期瑶民分布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仅有的《广西通志·民族志》也只罗列广西少数民族的总量及其比例的增减,并未论述各地瑶民分布的情况,而且缺乏对数据的考证。本文从民国前期官方和学者难以调查各地瑶民的情况出发,再分析人们如何摆脱1934年对瑶民分布的局限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四个民国后期的统计资料,选取较为可信的《广西统计年报》瑶民数及刘介调整的瑶民数,并用均值还原的方法复原各区县的瑶民数,以求证于方家。 一、调查的难度 在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记载各地瑶民聚落分布情况后,广西地区一直缺少全省瑶民分布的资料。直到1933年,广西省教育厅才开始调查各地苗瑶族的社会状况。这期间,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官方及相关学者,具体原因有两点: 首先,多数瑶民都生活在各县的偏远山区。例如:吴彦文认为瑶、苗等群体:“大都在深山穷谷,从地理环境说,那儿有的是峻极于天的岗峦,崎岖蜿蜒的鸟道。邃密的林菁,逼人的岚瘴。”与吴彦文类似,莫一庸和张先辰也是从瑶民所处环境去认识他们。而王泽民更具体地提到瑶民受制于山地环境,他们:“除了买卖东西之外,轻易不到山外边来……侄子是常常住在徭山里的”。他们主要分布在相关县的山区:“比较著称者,如桂平、平南、蒙山、修仁、荔浦、象县、武宣七县问的大藤山,三江、龙胜、罗城、融县、西隆、都安、凌云、南丹、东兰、平治、宜山、忻城、隆山、镇结、贺县、兴安、全县、义宁等县山地。”总体而言,这些人群最明显特征就是僻处山区,且受制于闭塞环境的落后群体。正因为如此,陈正祥将未同化的瑶、苗、僮等统称为山地居民。 其次,民国前期,广西政局长期不稳定,缺乏有组织的调查机构。这些山地居民遍布广西数十县,任何个人或学术团体都难以完成全省的调查。有感于此,1930年闭元璋曾断言:“关于蛮族的人口,向来没有真确的统计,欲知道他们的确实数目这是不可能的。”后来,1936年周瑞荃还认为:“去调查瑶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散居于各边界处的山地上面”。甚至,杨永凡明确提到:“散布在广西境内的原始民族:包括苗瑶侗僮,分布的地区占几县,及人口总数几多,向来(1932年以前)不曾有过可靠的统计”。因此,一方面,瑶民居住在偏远山区,调查的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官方没有相应的调查机构。 二、局限的认识 在广西政局稳定之前,全省瑶民总量都为简单的调查和估计。从1933年起,教育厅为发展苗瑶民的教育,才开始调查各县苗瑶族的社会状况。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教育厅共收到四十四县汇报的苗瑶族情况,接着在当年就将有些县的调查结果公布于《广西教育行政月刊》。例如:忻城、昭平、镇边、百寿、三江、凤山、融县、苍梧、象县、全县、恩阳、兴安、罗城等县。随后,统计局还根据这次调查推测全省约有5万瑶民散布于三十四县,其中2.5万瑶民聚集在大瑶山。此后,这个估计一直都被官方和诸多学者引用。本节将论述官方和学者如何逐渐摆脱这些局限认识:即瑶民聚居大瑶山、瑶民散布三十余县及全省约有5万瑶民等。 (一)并非聚居大瑶山 在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将浔州府、平乐府及柳州府交界的统治空白区标记为瑶山(即大瑶山)后,官方和诸多学者都认为广西瑶民主要分布在大瑶山地区。正如刘介所言:“此(瑶)族在吾桂省,以历史言之,较各族为最古。其散播地点,几乎遍于省境……大藤瑶尤为瑶族之大本营”。而官方组织的广西省农村调查,也提到:“中部一大方块(大瑶山)则为瑶民之居住地,遍地皆山,至今犹未划分区界”。甚至,1932年《广西公路路线图》称此处为“群瑶地方”。 当时研究者普遍认为瑶民最多的地区为大瑶山,不过各自对当地的瑶民数说法不一。例如:闭元璋认为:“据最近的估计,居于桂平北境之瑶山者约有瑶人六七千人。”庞新民在参加瑶山调查后,估计当地有万余瑶民。唐兆民在深入瑶山调查后,认为全山约有一万七千多瑶民。钟济新在《广西瑶山见闻记》中,提到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