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网络新闻发展中问题与对策
浅论网络新闻发展中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新闻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民不仅可以在一些专营商业网站的新闻版块和各大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上随意浏览新闻,博客、播客等一些自媒体的出现,也扩展了网络新闻的发布平台。但是,网络在提高新闻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网络新闻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可供探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新闻;问题;发展对策
一、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中遇到的问题
(一)内容低俗化,“泛黄”现象严重
放眼现在出现在网络上的新闻,“性”、“凶杀”、“美女”等字眼随处可见,“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主题正在逐渐转向生活方式、著名人物、娱乐和名人犯罪及丑闻,而离开政治和国际事务”。仿佛又回到了黄色新闻时代。诚然,网站这样做是出于吸引受众眼球的考虑,但是不能回避的是目前网络新闻整体格调不高的事实。
有调查显示,“某网站一个月的社会新闻中内容与性有关的占33.75%,涉及犯罪案件的(除性犯罪外)占25%,奇闻异事占16.25%,这三项共占全部内容的75%,而民生新闻与弘扬社会正气的新闻所占的比例不足10%。”
“艳照”、“凶杀”、“腐败”、“明星八卦”等类似新闻话题已经成为网络新闻吸引网民注意力的御用题材,这些新闻往往使受众沉溺在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不知不觉会失去社会行动力,减低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关注度,这就是很多学者认为的“现代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网络新闻从标题到内容的娱乐化趋势,把真实的新闻创作变成了引人眼球的娱乐故事,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市井化、低俗化,甚至跟娱乐八卦分不清界限。使新闻的严肃性受到质疑。
(二)原创性不足,存在侵权问题
网络新闻成长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都是以“奶妈”的角色存在着。很多网上的新闻都是靠从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站上摘抄、拼凑而成的,致使网络编辑的工作方式被人们戏称为“剪刀加胶水”。因而众多网站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独家新闻和特色创意稀缺。这使得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比起来,海量的只是文字,而不是内容。全盘复制传统媒体的现象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很大危机。一旦新闻从业人员的版权意识和相关的法律完备起来之后,网络新闻依靠拼接支撑的海量优势顷刻就会丧失。网络必须另觅生存之道。
除了侵犯著作权之外,还有就是侵犯名誉权。一些缺乏公德的人利用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和匿名参与性,对他人进行名誉的贬损甚至人身攻击,对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例如,09年的“艾滋女”事件,女主角闫某某就是当网络被用做复仇工具之后的受害者。虽然终究会辟谣,但是当事人还是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三)文字表现形式及结构的缺陷
这也是由于网络新闻内容大部分是仰仗传统媒体而造成的。大部分网站的做法就是原文转载,至多修改一下题目,或对原文做一下删节,很少有人会对其做出适合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结构性重组,致使网络上的新闻与平面媒体大同小异,呈现出单一的形态。不考虑网络新闻独有的写作规律,会削弱传播效果,影响阅读和搜索率,最重要的是会影响网络媒体整体的影响力。
(四)公信力和权威性缺失,假新闻泛滥
虽然网民人数快速增加,但是有数据显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仍处境尴尬。网民最信任的是国内电视新闻,其次是国内广播和报纸新闻,而网络新闻的信任度是最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频繁出现的假新闻,以及大量的不良信息。由于网络采编权的问题,一些网站为了弥补原创性的缺失,只好在时效性上大做文章。加之对商业效益的片面追求,导致一些未经核实的新闻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甚至为了获得高的浏览量,不惜编发虚假报道,误导受众的同时也削减了自己的公信力,葬送了自己的新闻生命。
我们以一条2009年的假新闻为例,“[新闻]近几年,随着富豪榜的纷纷出台,中国财富的“集中度”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受到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我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经查,这篇文章采用的部分数据系境外反华网站刻意编造。2009年6月,某专家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称,“国外一家研究机构估计,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人民政协报》未经核实,将此虚假数据在报道中刊出,并将“国外一家研究机构”改成“中国权威部门”。
(五)数字化特征未充分体现
目前的网络新闻大多是一些动态消息,分析性报道、深度报道、预测性报道缺乏。而且我国的新闻网站很少对网络的多种特殊传播优势进行整合式利用,制作出充分适合网络环境的新闻信息。相比发达国家的网络新闻业,我国的宽带条件、经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CC1600冷室压铸机说明书.pdf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三章 第11课 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doc VIP
- Tiptop管理员手册.doc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三章 第10课 微分中值定理.doc VIP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PPT课件【64页】.pptx VIP
- 现在进行时练习题150道(附答案).pdf VIP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Schneider Electric EcoStruxure Foxboro DCS_4.硬件组件详解.docx VIP
- 检验科急诊检验项目清单及报告时限.doc VIP
- 养生茶营销策划方案.doc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二章 第7课 求导法则与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