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人类学,争论,埃尔曼,维斯人类学,争论,埃尔曼,维斯
云南大学 《中国西南边疆 民族经济文化研 究丛书 》
弁 言
张文勋
马克思 曾经说过: “人们 自己创造 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
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 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
是在直接碰到 的、既定 的、从过去继承下来 的条件下创造 。”
(《路 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日》)我想,民族经济文化的建设,
也绝非随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要在过去继承下来 的条件下创造 。
因此 ,如何继承和发扬 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建设具有 民族特色
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 。
我 国西南边疆是一个各 民族聚居 的地 区,在漫长 的历史发展过
程 中,西南各族人 民创造 了丰富多彩而富有特色 的民族文化 ,
为灿烂 的中华文化作 出了贡献 。现在 ,我们 的祖 国正掀起 “四
化 ”建设 的高潮 ,开发大西南是举世 瞩 目的宏 图壮举 ;研究西
南边疆 民族经济文化 的历史和现状 ,为我 国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
云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并具有优 良学术传统的高等学府。
自一九二二年建校 以来 ,国内许多知名学者 曾在此执教 。他们
以渊博 的学识和严谨 的学风 ,为 国家培养 了大批优秀 的科学技
术人才和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 的专业人才 。在研究西南边
疆 民族社会经济文化 ,开发西南边疆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
源方面 ,也卓有建树 ,成绩斐然 ,以社会科学领域而论 ,早在
三 、四十年代 ,我校就有一批著名学者,开始注意对西南地区民
族社会经济文化 的研究 。他们在财力物力极其 困难 的条件下 ,
成立 了 “西南文化研究室’ 。经过他 们 的辛勤耕耘 ,出版 了具
有较高学术水平 的 《西南文化研究丛书》。其 中有不少著作 ,
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为弘扬 民族文化 ,发展西南边疆
学术事业 ,作 出了重要贡献 ;也为提高云南大学的学术水平和
教学水平 ,作 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 的研究工作 ,具有开拓性 的
意义 。今天 ,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突飞猛进 的时代 ,云南
大学也在不断发展 中。我们所担负的时代使命更重 了,人 民对
我们 的要求更高了,学校也更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
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为开发大西南服务 。
云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大学,她拥有 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 ,
完全有条件开展多学科 、跨学科综合研究;在重视基础理论研
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应用性学科 的研 究 。尤应注意结合地方特
点,发挥优势,对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争取在 国内外取得领先
地位 。云南地处祖 国西南边疆 ,以民族众多而著称 ;加之与贵
州 、四川、西藏 、广西 以及一些东南亚 国家毗邻 ,具有鲜 明的
地方、民族特色 ,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这一切 ,
都有待我们去开发研究 。因此 ,学校决定成立 “西南边疆 民族
经济文化研 究中心 ”,并 以此作为云南大学文科科学研究的主
攻方 向。这 既适应我省社会主义建设 的需要 ,也可 以发挥我校
文科 的综合学术优势 。为 了激励大家 的研究热情 ,争取使研究
成果得 以出版 问世 ,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我们决定编辑 出
版云南大学 《中国西南边疆 民族经济文化研 究丛书》。这将是
一套具有较 高水平 的多学科学术性丛书 ,其 内容包括与西南边
疆 民族有关 的哲学 、政治 、经济 、文化 、法律 、宗教 、历史 、
民俗 、文学艺术等等各个领域 的学术研究专著 。这些专著 ,可
以是集体 的,也可 以是个人 的研 究成果 。入选 的原则 ,决不 因
人列书 ,也不存 门户之见 ,举凡具有较高 的学术水平 ,理论联
系实际,有创造性和开拓性 的研 究成果 ,俱在入选之列 。在学
术上 ,坚持 四项基 本原则 ,提 倡 百花齐放 ,百家争 鸣 , 自由讨
论 。
为 了保证丛书 的质量 ,做好选稿 、审稿和 出版工作 ,我们
组成编辑委 员会 。凡是列入丛书 的项 目,都需经 同行专家评 审
推荐 ,编辑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这套丛书 的出版 ,无疑对促
进我校文科学术研究 的开展 ,促进文科 的学科建设和提高教学
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pdf
- James L.Watson 中国亲属关系再思考.pdf
- 《中国民族学史(上)》王建民.pdf
-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96-158)实践理论大纲.pdf
-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72-95)实践理论大纲.pdf
-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159-197)实践理论大纲.pdf
- Rubie S.Watson CLASS DIFFERENCES AND AFFINAL RELATIONS IN SOUTH CHINA丛书.pdf
- 景军 神堂记忆-教育丛书4.doc
- 景军 神堂记忆-教育丛书5.doc
- 景军 神堂记忆-教育丛书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