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工艺试验施工方案(第二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墩工艺试验施工方案(第二版)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沪通铁路站前Ⅵ标 桥墩工艺试验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沪通铁路站前Ⅵ标项目部 2014年12月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3 1.1编制依据 3 1.2编制范围 3 二、工程概况 3 三、工程地区自然条件 4 3.1地形地貌特征 4 3.2地质、水文特征 4 3.3气候特征 5 3.4沿线进场道路情况 5 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5 4.1施工准备 5 4.2配备管理及施工人员 6 4.3施工进度计划 7 4.4施工任务划分 7 4.5机械设备配置 8 4.6主要材料准备 8 五、工艺试验的目的及选择 8 5.1工艺试验的目的 8 5.2需要确定的工艺参数 9 5.3工艺试验选择 9 六、墩身施工方案 9 6.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9 6.2 测量放线 9 6.3 承台顶凿毛 10 6.4搭设施工脚手架 10 6.5 钢筋加工及安装 10 6.6 墩身模板安装 11 6.7 预埋件施工 12 6.8 墩身砼浇筑 13 6.9 脱模及养护 14 6.10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温度控制措施 15 6.11墩身外观质量控制 16 6.12工艺试验总结报告 18 七、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8 八、质量保证措施 19 九、安全控制措施 20 十一、冬期施工措施 21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22 一、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南通至安亭段)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补遗书和答疑书和合同文件。 ⑵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下发的HTZQ-6标段施工图设计及补充文件。 ⑶设计地质勘测资料及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的相关资料。 ⑷我公司投入本项目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检测设备等。 ⑸我公司同类型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 ⑹HTZQ-6标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⑺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安全规程。 ①《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②《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③《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④《TB10303-2009; ⑤《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1.2编制范围 沪通铁路站前工程VI范围内的圆端型实体桥墩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位于长江口,途经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所辖的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四个县市和上海市嘉定区;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的不同,划分为本线工程、联络线工程和枢纽相关配套工程。 一分部施工段里程为DK116+716.910(本标段起点)~DK125+415.440(墨玉北路连续梁终点),共有2座特大桥,分别为太安特大桥(260#墩~377#桥台)、跨宝钱特大桥(0#桥台~99#墩);共有圆端型桥墩200个,其他09个,连续梁主、边墩8个,桥台身1个;跨宝钱公路特大桥双线圆端型桥墩89个,连续梁主、墩7主墩,。m之间。 3.1地形地貌特征 我标段处于长江冲积平原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局部为湖沼积平原区。全线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海拔标高2.0-4.5m。沿线河网密布,水塘星罗棋布;公路交通发达,城镇化较快,厂房、民居密布;其余空地多为高产农田、菜地。 3.2地质、水文特征 ⑴工程地质 线路所经地区为长江冲积平原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地层成因主要为冲海积、海冲积,局部为冲积及湖沼积,具有海陆相相互交替沉积的特点,岩性变化较大,基岩埋藏较深160~300m。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软土地基在沿线广泛分布,一般厚5~15m,最厚达25m;七度地震区地表以下15m范围内粉土、粉砂多为可液化层。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较差,需要经过地基处理后才能修筑路基。路堤填料缺乏。 施工区域内特殊岩土主要是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的淤泥质土层及淤泥,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分布厚度一般5~15m,局部厚达25m。该土层一般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强度低,为软土层,是测区内最主要的特殊地质现象。天然含水量w=42.5%,天然密度γ=17.7kN/m3,孔隙比e=1.2,快剪强度φu=7.5~12.8(,Cu=6.1~13kPa,固结快剪φcu=13.7~16.7(,压缩系数a1~2=0.62mPa-1,压缩模量Es=2.67 Mpa,qc=0.59 Mpa。 ⑵水文特征 ①上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埋深0.5~1.5m,受地表径流及大气降雨补给,通过泄入地表水体、蒸发、人工开采等方式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及地表水位变动而略有浮动。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上部的粉土层,含水量丰富。沿线潜水层为淡水,被农村村民作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开采利用。 ②下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弱承压水,承压水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