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启示.docVIP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背景下,文章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学习和研究出发,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思想,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2-0014-04 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由高生产、高消费所引起的资源浪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日益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消除生态危机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任务。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要求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吹响了进军号角。然而,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并非今天的创造。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可以看到,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就蕴含了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一、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虽然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直接使用“生态”、“生态文明”等现代流行词汇,但是马克思在其中深刻分析了人、自然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实质上则是在阐述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基础。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早就作过精辟阐述:“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马克思这些表述实质上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早发轫。 (一)人依赖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理性再深邃,精神境界再高尚,能动性再巨大,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被制约性。对此马克思形象的指出:“人有两个身体”,一个是他的有机身体,即“血肉之躯”,还有一个是无机身体即外部自然界。“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丁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的人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依赖于自然界生活、与自然界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在尊重和保护人类自身,轻视和损害自然就是轻视和损害自己。因而,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二)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 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样,自然也离不开人。自然只有经过人能动创造性的实践变为人化自然,才能体现出其价值。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此,人与自然是通过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原始社会体现为人顺应自然、农业社会以后,特别是工业社会以后体现为人改造自然),二者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人便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联合一切人类的力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会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可以根据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共同去调节生产,保护自然,美化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手稿》中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异化劳动而造成的危机与分离做了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指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尽管私有制本身又把占有的这一切直接实现仅仅是看作生活手段,而它们作为手段为之服务的那种生活,是私有制的生活——劳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