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感知探究.doc

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感知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感知探究

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感知探究   [提要] 相关研究发现,举办地居民的态度对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桃花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上海居民对桃花节社会经济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发现居民在城市凝聚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激励等方面的正面感知较高,在社会成本方面的负面影响重点关注的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居民感知;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上海桃花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感知的研究——以上海桃花节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6日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节事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提供相关的主题活动,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消费机会,并进一步提高当地社会的知名度(Getz1993)。近几年来,我国节事活动的数量、类型和知名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很多城市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积极发展新的节事活动,以满足当地居民对休闲和文化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有关研究发现,节事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吸引物,它的发展不依赖于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的吸引,而是依赖当地社会和活动组织者的举办热情(Getz,1993;Janiskee,1994;Turko Kelsey,1992)。因此,了解举办地居民的需要,分析其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的感知,有助于推进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事活动的内涵 (一)节事活动的概念。节事一词来自英文“Event”,含有“事件、节庆、活动”等多方面的含义。国外常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盛事(Mega-event)等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英文中简称为“FSE”(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s),中文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节事活动的内涵非常广泛,可以包括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及会展、体育赛事、教育科研事件和私人事件等。 从概念上来说,本文中的节事活动是指能对人们产生吸引,经过精心策划,有可能被用来开发成娱乐、休闲、旅游等参与性消费形式的各类庆典和活动的总和。其形式包括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和节庆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比如,上海桃花节。 (二)节事活动产生的影响。一般认为,节事活动可以会聚更大的客源流、信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能产生促进作用。节事活动的举办,既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又能带来间接的隐性的其他方面的效益,会给举办地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推动。 首先,节事活动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它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的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购物、贸易等相关的收入。而且,节事活动还可以为商业发展提供动力和促销机会,从而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其次,节事活动可以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信息交流,增强对外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三,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提出节事活动一般是与文化类活动相连的,因此节事活动的举办可以增强居民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认可度,从而构建与当地社会强有力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凝聚力和信任感。 另外,相关证据表明,与其他旅游发展类型一样,节事活动还可能给当地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包括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提高、购物人数的增加、交通的拥堵和停车问题等。其中,交通的拥堵和当地服务的压力是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二、上海桃花节概述 上海桃花节,原为“上海南汇桃花节”,开办于1991年。2002年南汇撤县建区后,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升格为“上海桃花节”,由上海市旅游委、市农委、市文广局和南汇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桃花节在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开幕,举办时间从最初的不到10天到现在已接近30天,接待人数也在逐年提高,从1991年的6,000多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0多万人次。 2012年,第22届“上海桃花节”于4月6日正式开幕,以“缤纷桃花秀、多彩浦东游”为主题,主打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推出大团桃园、南汇桃花村、滨海世外桃源、新场桃源和合庆有机桃园五大桃园景点。在活动期间,通过举办“醉美浦东乡村游”、“十大我最喜爱的乡村旅游景点”评选活动,让游客聚焦“乡村旅游”这一关键词。在桃园与周边乡村旅游景点联动互惠等的带动下,无论是接待人次还是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均有明显的增长。到4月25日闭幕,纳入统计的5家桃园及15家周边景点共接待游客80.42万人次,同比上年上升10.06%;营业收入5,093.08万元,同比上升13.55%。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