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逸凡-左手握书右手执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侯逸凡-左手握书右手执棋

侯逸凡:左手握书右手执棋   2013年3月15日,侯逸凡发了条微博,贴上了思修课的一页PPT,并写道:“思修课还蛮欢乐滴~~” 网友惊讶地回复:“思修难道不是大一的课程吗?” 尽管微博认证是“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但最近侯逸凡在微博上的发言,更偏向新身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她会与同学讨论选课,偶尔贴上自己的照片,摆出俏皮的表情;她积极转发北大校园社团的视频,分享她参加校园公益活动的感悟——就像一名普通的大学新生会干的那样。但是,侯逸凡的生活轨迹几乎从来没有和普通学生的重合过。5岁那年,她与国际象棋结缘,偏离了大多数孩子“小学——中学——大学”模式,从此南征北战国内外高手。仅仅19岁,她已收获了绝大多数同龄人从没想过的荣耀。 现在的侯逸凡,求学燕园,左手握书,右手执棋。她没有太大野心,一再强调“以学习知识为主,能多学一点是一点。”采访前一天,是侯逸凡19岁的生日。这一天,她从早到晚课程排得满满的,没有生日party,也没有特别形式的庆祝,生日就在课堂中度过。但是,侯逸凡觉得在燕园的第一个生日过得特别充实,毕竟上大学是她的渴望,“我的前辈们,退役后的道路相对固定,大多呆在棋院”。侯逸凡希望自己的道路更宽广,在国际象棋棋艺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能找到一条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所以,她选择了上大学。 最后的最后才是天赋 回首学棋路,侯逸凡总结了自己三大成长要素——机遇、帮扶和天赋。 侯逸凡很早接触国际象棋,7岁背井离乡北上山东学棋。“出发前两天,我还在写暑假作业呢,爸妈告诉我要去趟山东学棋。我当时想,不管怎么样9月1日开学前肯定能回来。”她投奔的老师是专门教青少年下棋的童渊铭教练。见侯逸凡前,童渊铭心存疑虑。从名字看,他以为是个男孩子,他的学生中,又恰恰是男孩下得比较好,相比之下,他更缺女生。“看到我的双耳都扎了耳朵眼,才知道我是女孩,他当时就比较高兴。”接着,侯逸凡被要求与男孩子对阵,“结果下得还挺好”,便留下来了。9月1日开学了,侯逸凡回不去了。她的人生路在这个仓促北上的夏天转了一个弯,向着专业棋手之路前进,“能结识到童渊铭教练,就是机遇”。 不到两年,侯逸凡就进入国家队集训。2005年,她拿了全国女子选拔赛和一个分区赛两个冠军;自那之后,她逐渐成为国家队的正式军。2005年,侯逸凡才11岁,稚气未脱的女娃娃可以“为国出征”了。就算为国出征,基本的生活还是需要被照料,逸凡的妈妈一直伴其左右;到北京后,逸凡爸也向单位请了长假,前来陪伴妻女。逸凡说,如果一路上没有这么多的帮扶,她不会如此迅速地成长。父母牺牲事业,让逸凡学棋心无旁骛;教练传授棋艺,给她的启发早已超出棋盘上的那一方天地;朋友支持鼓励,让逸凡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体会到一份温暖…… 最后的最后,逸凡才提到了“天赋”。 “机遇”和“帮扶”是外界因素,但逸凡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些是她能有今天成绩的最为重要原因。“天赋”被逸凡排到了末位,“下棋还是需要有天赋的。”提到自己,逸凡措辞立刻谨慎起来,反复强调:“我并不认为我很有天赋。”在逸凡看来,自身努力算不上独特的成长要素,因为每位职业棋手都非常努力,自从接触了国际象棋,她每天都要下棋3~5个小时。但是,能有天赋却不一样,是幸运,“借助天赋可以打破天花板——棋艺到达一定水平,会遇到瓶颈;在迷茫不知如何突破时,天赋可以让你在瞬间柳暗花明,从死胡同中走出来。”然而,有天赋而不努力就是浪费;要是有天赋又感兴趣还很努力,那就是翻三倍的幸运了。 自认“不算很有天赋”的侯逸凡,用差不多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学棋女童到棋后的成长。 输的那盘棋 谈起自己的成绩,侯逸凡总是轻描淡写。说到崇拜的棋手,她声音一下子轻快了许多,语速蓦地加快,夹着兴奋和向往:“我觉得卡尔森(挪威人,国际象棋职业棋手,人称“棋坛莫扎特”)、菲舍尔(已故美国国际象棋大师,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肯定非常有天赋!他们下棋特别流畅,走得还特别精准!我觉得这个不容易啊!”她一下子变成不淡定的小粉丝。 女子国际象棋界的传奇人物小波尔加自然也在侯逸凡的“有天赋棋手”的名单上。小波尔加是国际象棋界的“外星少女”,常年参加男子比赛,是女子棋手中唯一跻身世界排行榜前100位的传奇人物,曾一度世界排名第8。至2013年2月,小波尔加的等级分依然位列女子世界第一,超出了第二名侯逸凡一百来分。小波尔加曾保持了对战女棋手不败的记录,而这个不败金身在2011年被17岁的侯逸凡打破。有人说,这简直就是历史性的一刻,“就算我战胜过她,那也不意味着我就打破了什么,那只是一盘棋。”提到这段辉煌战绩,侯逸凡并没有大谈特谈的意思,“就算有朝一日,有哪个女棋手能破了她的记录,也不能说超越了她。毕竟年代不同,没有可比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