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月——聊聊抗战胜利之月北平
八月——聊聊抗战胜利之月北平 1945年8月15日,是一个让包括北平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标志着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沦陷达8年之久的北平获得新生。所有档案史料,也包括由日伪政权直接控制的华北新报等汉奸报纸,都昭示了1945年8月的北平曾经历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垂死挣扎的日伪政权
进入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之势已不可逆转。5月8日,盟军攻克柏林,德国彻底战败。至此日本愈发孤立,不但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连本土亦受到盟军威胁。8月1日,华北新报头版发表社论“怎样救我们的国家?”,社论说:“……我们因救国而牺牲精神、牺牲地位、牺牲财产、牺牲生命,是应该毫无顾惜的。凡人到头皆有死,莫问来早与来迟。死又值得半丝留恋么?死又不足惜,一切财产、地位,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群在日军孵育下,既有地位、又有财产的汉奸们发出的垂死哀叹。同日,二版报道“京昨开二次警防联络会议研讨,讨论空袭下紧急措置”,由此说明,当时的北平已受到盟军飞机空袭的威胁。那时我3岁,家住北海北夹道的一个四合院里,清楚地记得,房东曾按警方要求在院子里挖了防空洞。但防空洞一次未用,日本便投降了,以致后来有“防空洞没用着,日本人卖大袍(和服)”的顺口溜在京城流行。此防空洞后来成了房东的菜窖,直到解放初期才拆除。二版还报道“京市第七次勤劳奉公队昨晨结成带队出发”,所谓“勤劳奉公队”,实际是抽调北平的青年学生到郊区替日军做义工,修工事。每次队伍出发,市长或市长代表都要训话。这次训话的题目是“坚持忍耐精神完成所负使命”,训话人是市府秘书长钮先铮,他一副汉奸嘴脸,训导青年说:“今天本人代表市长向诸位说几句话,……第一勤劳是青年应受的训练……第二诸位要认识参战国家的任务,理解参战国家的职责……”
这时的日本已经是首鼠两端,自顾不暇。8月2日报载:“日本土制空部队迎击战果,坠毁敌机千余架,冲绳敌舰被沉毁15艘。”且不说此报道是否有夸大战果之嫌,只一个“日本土制空部队迎击战果”,便显见战火已燃到大后方的日本本土。8月4日报载“集中物心总力群起保我大空,京市警察局长昨播讲”。8月7日报载日军“利用地形构筑隐匿阵地,完成大陆地下要塞,日中国派遣军确立坚强态势。”8月8日报载:“华北日侨集结总力,建立自战自活体制”。8月12日报载“日本土决战与义勇队”的情况。此前,有人曾在东总布胡同里,看见20多个日本人赤裸着上身,只穿一条三角裤,在胡同里游行。他们头上包块白布,布上用红字写着“神凤”,敲着大鼓、小鼓,在胡同里从东往西走。胡同里的中国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这古怪的游行,这就是日本的“神风敢死队”,他们游行之后,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看来,这时的日本从上到下虽然都在作拼死挣扎,却已乱了阵脚。
二、悲惨生活的北平百姓
进入8月,北平市民的生活更加拮据。华北新报“社会面面观”栏目的一则报道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无米之炊不仅限于巧妇了,多笨的娘们儿也会蒸窝头,但是当丈夫的买不起棒子面,这责任不能加在笨妻的头上。春季里油盐店卖一种春菜丝,就是把腌疙瘩头切成细丝来卖,俗称懒老婆菜,取其买来省事不用切即可食用之意。但是当丈夫的没钱购买春菜丝,那么自己的妻子懒与不懒需要另当别论了。”连棒子面和咸菜都买不起,可见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市民生活之艰难。那么吃的东西哪儿去了呢?都用来支援所谓的“大东亚圣战”了。故此,政府要求“平心静气妥筹切实办法,力谋度过食粮难关”。所谓“切实办法”,无非就是粮食配给,包括配给北平老百姓称之为“混合面儿”,日本人美其名曰“共和面”的东西。这是一种有糠,有麸,有磨碎的豆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东西,反正什么都有,包括石头、沙子,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粮食。总体呈灰色,和水之后没有亲和力或沉底或浮漂于水面,捏不成形,没有任何黏合劲儿,永远是散的,连窝窝头都攥不成。弄熟之后,有股臭味、霉味,牙碜,而且硌牙,粗糙不堪,无法下咽,吃多了还拉不出。但就是这难咽的“混合面儿”,也不是轻易就能买到的。记得今地安门十字路口东侧路北,当年就有一家出售“混合面儿”的粮店。小时候,父亲就曾带我一大早到这家粮店门前排过队。
粮食一紧张,带动方方面面都紧张,先是8月3日报载:华北电业公司负责人谈,电力使用限制办法,超过部分将增收5倍电费。好在我家当时点的是油灯,对用电紧张感受不深。紧接着是食盐紧缺,8月6日报载:“长芦盐务局今起办理,三次市民食盐配给,每人一斤价五元一角。”而8月8日报载“电车增加票价,11日起实施”,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
三、欢庆抗战胜利人民扬眉吐气
当时已有消息说日本撑不住了,要撤退了,尽管日本封锁百姓收听重庆、延安等“敌台”,但人们还是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