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学生大量进城致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突出
农村学生大量进城致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突出
记者近期在基层调研采访发现,随着城镇化提速以及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近几年来,不少地区的农村学校规模缩小、生源减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转移就读,他们的家庭也以各种方式转移进城,出现农村“教育移民”现象,但一些地区教育布局调整的步伐,跟不上学生流动的速度,县城学校扩容、建设相对滞后,中心集镇寄宿制学校容量不足,导致教育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
农村学生大量进城
三峡库区的云阳、巫山、巫溪、开县等基层反映,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生转移到重点集镇和县城学校就读的趋势日益明显。
云阳县2005年有农村中小学校660所,学生17.68万人,而到了2012年全县农村学校减少到365所,在校学生减少到10.8万人,其中云硐乡梅峰九年制学校学生从1 200人骤减至188人。与此同时,城镇学校的学生人数却快速增长,仅县城的中小学在校生就从2005年的2.9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5.1万人,一些中心集镇学校的生源也逐年增加,凤鸣、南溪等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均达到2 000人。
云阳县教委主任陈洪荣说,农村和城镇学校生源”此消彼长”,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大量农民工带着子女外出务工等,但城镇化进程提速,农村人口加快向县城和中心集镇转移衍生出大量的“教育移民”是最关键的因素。近几年来,仅云阳县城学校平均每年就要新增农村转户居民子女和农民工子女2 000人以上。
巫山县也出现类似情形,县教委主任曹成仲说,这几年农村学生进城镇上学的增长速度太快了,完全可以用“迅猛”二字来形容,给城镇学校建设带来很大压力。巫山县城学校2011年在校生3.1万人,2012年就增加到3.4万人。位于县城工业园区附近的朝云小学2008年建成,很快吸引大批农民工子女入读,几年时间就从最初的十多个教学班扩展到24个教学班,学生达到1 300余人。
不少农村家长为追求更优质的教育,纷纷将子女送到城镇学校就读,也是催生农村“教育移民”的一个原因。巫山县大昌中学是2005年建成的一所三峡移民搬迁校,由于教学条件和质量位居乡镇中学前列,吸引了周边16个乡镇的4 800多名农村学生就读。许多高山农村居民为了让子女上大昌中学,宁愿到大昌镇租房甚至买房陪读,在当地形成了一种“陪读经济”。
记者发现,即使是最贫困地区,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在提高。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巫溪县是重庆最偏远的区县,在离县城2个多小时的中梁乡茶坪村,村民谭英萍告诉记者,儿子去年上初中,她没有就近选乡中心校,而是把儿子送到了离家较远的下堡镇中学寄宿就读。她说,下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条件都比乡里学校好,“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还想把娃儿送到县城学校读呢”。
城镇教育资源“吃紧”
近年来,一些地区农村学生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大大超过当地政府部门的预期。面对城乡学生结构的变动,许多区县城镇学校扩容建设的速度,赶不上学生流动转移的速度,导致城镇教育资源日益“吃紧”,中小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
云阳作为三峡移民重点县,在搬迁后的新县城建设中,学校是按照3万学生的规模建设的,2007年前后就基本“满员”了,后来又新建两所学校,并对部分学校进行了扩容,但仍然供不应求。巫山县从2008年起先后在县城新建了一所小学和初中,增加了96个班的办学容量,可容纳近5 000名学生,但短短两三年时间这两所学校就趋于饱和。县内的大昌、官渡两大中心集镇的中小学校近年面对生源快速聚集的压力,也不断扩大规模,但由于周边乡镇农村学生争相入读,导致这些学校一再“爆满”。
巫溪县近年先后在县城区域兴建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新增了130个班的办学容量,但依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建成于2009年的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两年内在校生就达到近2 000人,校长邓吉祥说,除周边社区居民外,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需求一年多过一年,学校很快就将饱和。巫溪县教委副主任刘星火透露,目前县城和中心镇的学校容量仍显不足,未来三五年,至少要各建两所中学和小学。
生源急剧增加,学校容量却不足,造成城镇中小学校“大班额”现象日益突出。云阳县城中小学平均班额目前已达到62人,大班额数315个,占比超过40%,其中小学最大班额为97人,初中为85人,高中为105人。一批中心集镇的学校也人满为患,凤鸣镇凤鸣小学在校学生2 129人,37个教学班,平均班额57人,最大班额77人;南溪镇水市小学在校学生1 900多人,教学班34个,平均班额54人,大班额比例达到30%。
位于开县县城扩展区的云枫初中,是去年9月才正式投入使用的一座新建学校,目前已经招生近2 000人,生源主要是进城农民工子女、转户进城人口子女。校长邓皓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