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周庄水韵》教学反思.docVIP

2017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周庄水韵》教学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从选好文本到讲课完毕,因最近琐事缠身、水平有限,也是在梦幻般的感觉里过去的。稀里糊涂里课就完毕了,因身为讲课人,听得最多的便是两种意见:1、选这课来讲也太难点了吧!2、课上的还是不错的!但这时我性格的优点便显示出来了,那就是从不在别人的批评赞美里迷失自己。所以,对这节课自己进行品析: 一个亮点: 早在05年秋季听省语文优质课时,就在教师们的评价语言里听出了单调与困乏,简单、重复、无主见的“好!”占了评价语的大半。这样的一视同仁抹杀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也放弃了最佳的教育机会。 所以,在自己课堂对学生的评价里,就尽量增加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学生回答好的,好在哪里,有问题,问题又在何方。 这次讲课也不例外,我尽量让自己的评价语因学生而异因学生的答案而异。这点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甚为满意。 例一:理解文意,欣赏美景板块(以下节选自雅阁老师的记录) 生1:《春游周庄》 师:不错,抓住了春这个字,很准确。 生2:《依依周庄情 悠悠周庄水》 师:哟,这么有诗意的语言呀,有地点,有特点。很好。 生3:《井乡之景》 师:不错,一下子找到了文中的井形河道,抓词很准确。 生4:《三访周庄》 师:哦,你的立足点在作者来周庄的次数上,角度不一般。 例二:品味语言,丰富积淀板块 生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周庄水的声音很动听。 师:嗯,我们仿佛听到了四处的滴水声,犹如天籁之音,那他把什么比做什么了呢? 生1:把水声比作江南丝竹。 师:是啊,滴水与流水的轻柔、音乐感都表达出来了,我们耳边也好像听到流水在叮咚成韵,轻婉、柔媚而又悠扬,你来读读看…… 生3: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生:我读出了一种安详的景色 师:水面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3:石桥、楼屋、树影还有云彩和飞鸟。 师:那后来呢? 生3:成了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生3:木橹把水面搅碎后…… 师:是啊,你看,这幅图画便有静有动,在木橹的“悠然”“不慌不忙”里,周庄的古朴、宁静、神秘便展现出来,使人浮想联翩又无限向往…… 两点遗憾: 按道理要出外讲课,在家里是应该让同事们听听指导指导的,但由于高招、课本剧、地生会考临近等事情的冲突,时间实在很紧,于是我只是在自己的班级里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简单进行了实验,把握一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便算完事了(因此还被领导批了一顿呢!)。所以,对于文本的挖掘问题和课堂的时间分配,再加上陌生的学生,课堂走向哪里目的何在效果怎样我几乎是没有一点把握。反正上场时是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我和春云(小学上课老师)戏称自己上课的状态是泼水,流哪里算哪里。 这样的状态,遗憾肯定是不会少的,我的这节课堂就有两点大遗憾: 1、教师引导、调控能力不到位:这点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 ①学生品味语言阶段,自己的设计是学生赏析语言,在赏析的过程中会有人提到三游周庄的三幅图画,(在家里学生品析到了),然后自己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可遗憾是我提问了11个学生,还是没有等到我要的答案。许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问题,许是他们的爱好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我的指令有问题,学生并没有注意到我需要他们注意的内容。结果我是只好依着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把品析语言时大家学到的方法、技巧用到自己的现实中,我们的作文会增色很多!” 所以,在课后对话环节翟国玺校长就提到讲课深度问题时,我就自我批评了一下。当时,自己的大脑也在飞速的转动,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可惜的是,我绞尽脑汁的无奈的看着时间流逝而没有想到好办法呀! ②在学生品味语言板块,我设计了一个范读引导的环节。但是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对文本情感把握不够,所以自我感觉不是很好。但是学生的悟性非常强,我示范引导之后连着3位同学的朗读都是有滋有味像模像样,当时我已经认识到这点,应该借机大家表扬,强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遗憾的是念头倒是闪了,自己却没有抓住机会实施。 ③讲课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失误,在第一环节自己设计的速度原意是默读课文,可由于指令不清晰或者学生习惯的不同,学生们是在朗朗读书,这时我是干着急没办法,只好看着时间流逝暗怪自己为什么没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引导好呢! 2、思想上漏洞导致行为的偏差 其实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却反映出大问题。表现在两个环节: ①在课堂最后,我留出时间让学生在跳读课文后找语言对周庄进行一句话一段话的总结,等待了3分钟后,我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