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芙琳·格兰妮-用身体聆听音乐
伊芙琳·格兰妮:用身体聆听音乐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仪式上,一位“特殊”的女鼓手登场亮相,她就是伊芙琳·格兰妮(Evelyn Glennie)。开幕式的第二章节,在伊芙琳·格兰妮现场鼓声的调动下,“伦敦碗”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场景一一展现出来,她忘我投入的表演让现场八万余名观众都深受感染。虽然伊芙琳听不见现场所爆发出的欢呼与掌声,但站在世界目光中心的她用身体聆听每一个音符,向世界观众展示了奥林匹克平等、包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她的音乐梦想。这也是她在为自己的音乐人生的高潮乐章而演奏。
伊芙琳·格兰妮博士是一名受人尊敬的打击乐独奏家,同时她也被授予英帝国爵士爵位(Dame of the British Empire)。她是二十世纪西方社会中首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曾获得格莱美“最佳室内乐演奏”奖、“十年最佳苏格兰女艺人”(Scotswoman of the Decade)奖和十五所英国大学荣誉博士头衔等众多殊荣。
伊芙琳·格兰妮懂得许多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大鼓、小鼓、木琴、风琴,各样的乐器她都能够进行表演。她的首次公开演出是在有九十五年历史的英国皇家音乐厅举行的,之后,她在好莱坞收获过成功,在肯尼迪中心进行表演,同时在纽约和东京的演出都取得过非凡的成就。
还有两次演出,让格兰妮与中国结缘。第一次是2009年9月5日,她在第二十一届台北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演出,这也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夏季听奥会,她出色的演出完美地诠释了这次盛会的口号——“无声的力量”。第二次是她在2011年4月22日参与的台湾爱乐(NSO)“名家与探索系列”音乐会。当时,原定的萨德罗(Sadlo)因日本地震及核泄漏的影响,取消了他4月亚洲演出的计划。格兰妮临时受邀,演奏了西贝柳斯、巴托克等人的作品。
正是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女鼓手,让人难以相信她竟然已经完全丧失了听力,只凭对声音的触觉感受和想象,还有尚未失聪时的有限记忆来进行演奏和创作。这一切,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伊芙琳·格兰妮出生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她的母亲演奏教堂钢琴,她的父亲会拉手风琴。伊芙琳从八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并渐渐地显露出了她在这方面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日俱增,并将此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然而,命运常常喜欢与人开玩笑。八岁的时候,她的听力已经开始下降。在学校时,她常常在跟他人对话沟通的时候显得慢半拍。后来,医生们诊断那是由于难以康复的神经损伤造成的,而且断定到十二岁时,她将彻底耳聋。这对小格兰妮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小学习钢琴的她,在音乐方面已经显示出了极大的天分,却被突然告知无法继续学习热爱的音乐,而且马上就要被送到聋哑学校去上学了。就在这时,她的父亲告诉她,一定去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论是否能听见,不论任何原因。
于是,伊芙琳·格兰妮没有放弃音乐学习,她将注意力转向打击乐器,并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感受声音。这是一种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聆听”方式,正像蝙蝠通过听觉来“看”一样,伊芙琳开始学会用别的感观来成为她的“耳朵”,而这些对她来说是那样的自然,好像天生如此一般。
一开始,她用手掌扶住墙壁,请音乐老师击打出高低不同的音符,然后她用手来分辨振动的不同,体会不同音调的鼓声给掌心带来的不同振感。渐而,在这个过程中她获得更为深刻的“聆听”——用身体的“聆听”。就是这样,她“听”到一个不寻常的世界。
通过这种方式,伊芙琳所认为的声音本质和我们普遍意义上的看法大相径庭。她这样描述自己对“听”的理解:“聆听是一种需要用全身心投入的感知。我的一生都与声音息息相关,声音赋予我存在的含义,它能够让我松弛下来,让我感到自己是安全的;声音是我生命时钟的钟摆,带给我力量;聆听对我而言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触摸’,当声音向你靠近时,你几乎可以迎身上前去感知它。”
之后,她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决心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她向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耳聋的学生提出过申请,所以一些老师反对录取她。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顺利地入了学。几年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在毕业后,她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她致力于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当时还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所以她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曲。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的演奏。她在每次演奏之前都会脱掉鞋子,这样她就能通过身体和想像感觉到每个音符的振动。在学习新的音乐时,她用双腿的膝盖夹住音乐的录音带,感觉音乐的流动。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整个声音世界,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声音对我来说是一种奇妙的振动。”
这个世界的声音是生生不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