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电信巨头也想玩互联网创新-未遂
中国电信巨头也想玩互联网创新?未遂 时间回到2009年8月的最后一天,黄晓庆—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一个19岁读完本科、20出头就拿到美国名校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聪明人,站在发布会的角落里,面无表情。这一天,中国移动在一场仓促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OPhone系列手机—四天前,中国联通刚刚成为iPhone的正式合作伙伴。
黄晓庆清楚地知道,中国移动不是一家安于现状的普通国企,美国《商业周刊》刚刚把它评为那一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企业”之一,黄和他的团队,需要对每一个炙手可热的对手发动有针对性的反击: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微博、社区,到即时通信软件、移动支付、二维码、团购……
两年后,不擅长说笑话的黄晓庆却说了一个非常好笑的笑话,他说OPhone手机已经基本赶上了iPhone,“只是在多点触屏方面差一点。”
但不久之后,OPhone就被踢出了中国移动的官方宣传页。那些曾经投入巨资研发的新产品,从OPhone到不久前被移动双双放弃的通讯软件Jego和飞聊,往往还没打响名气就被毫不留情地抛弃。
如果把中国移动看成一家网络公司,不论从用户规模还是市值来看,它都是与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一个数量级的,可惜它不是。在互联网领域,移动以及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一直在创新,也一直在失败,一个个新产品推出不久就宣布放弃,屡屡陷入创新未遂的怪圈。 国企式创新:无法修改首页的手机
曾供职于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黄晓庆,梦想着把中移动研究院做成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这位年少成名的电信专家的履历表完美无瑕。他开发出第一套运营商级别的网络电视系统,推动中国移动的TDLTE成为国际主流的3G标准,他还被称为“OPhone之父”,这恐怕是他唯一不愿再被人提起的一个称呼。
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还在读高一的黄晓庆因为符合当时的高考条件,顺利考入华中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四年后,19岁的他取得本科学历,在家人支持下自费留学美国,进入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计算机专业。
他的每一步都异常顺利,毕业后,他先后在ATT、贝尔实验室等知名研究机构工作。1994年,他回国创业,加盟尤尼泰克公司。当时的中国电信产业,在他看来还是一片“野蛮的东部旷野”,中国移动尚未诞生。尤尼泰克后来更名UT斯达康,主推产品即“小灵通”,黄晓庆担任首席技术官时年仅32岁。 所有OPhone手机的首屏界面锁定无法更改,移动公司自己开发的业务永远占据着这个页面。
2006年,时任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邀请黄晓庆加盟。那也是中国移动最风光的时候,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王建宙本人被美国媒体评为全球最佳CEO之一。更重要的是,在iPhone等智能手机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中国移动就有了可能会沦为渠道商而不是重要玩家的危机感。
即便这样,行业内的朋友们还是劝黄不要冒险。“他们预言我如果进入国企,干不过六个月。”黄晓庆回忆说,为了做出决定,他前后考虑了半年。
上任后,他做出了一个近似“大跃进”般的决定:要求每位研究员每年申请一项专利,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要求也不过是每人每年0.5个。他们确实做到了,新专利中,就包括OPhone的基础软件平台OMS。
简单来说,OMS系统就是中国移动深度定制版的Android,使用这套系统的定制3G手机就是OPhone。最具“移动特色”的,是所有OPhone手机的首屏界面锁定无法更改,移动公司自己开发的快讯、飞信、音乐随身听、移动梦网、139邮箱、手机导航等主推业务永远占据着这个页面。
没有人知道,发布会当天黄晓庆的沉默是否代表他早已预见到了今天的结果。国资委官方网站称赞黄和他带领的团队取得的成绩,但罗列的业绩大多只是巩固中国移动作为手机信号提供者的地位,与其追求的“互联网转型”,距离尚远。 中国移动的决策速度还不如化肥厂
除了OPhone手机,同样被移动放弃的互联网创新产品还有各种OTT应用。
在移动通信领域,OTT是一个流行语。它并非指某项技术或产品,而是英语“Over The Top”的简写,即“过顶传球”,最初来自篮球场,意为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自己的服务业务。微信、微博、导航甚至在线视频,全是运营商怎么伸手也触摸不到的皮球,它们与运营商手中最宝贵的资源—用户的手机号码—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于是,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想要拥有自己的OTT。
2011年9月,中国移动推出一款名为飞聊的语音对讲软件,希望它能狙击刚刚诞生不久的微信。而两年后,就在微信用户突破六亿的时候,中国移动悄悄通知所有飞聊用户,这款应用将停止服务。
飞聊关闭的新闻甚至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飞聊虽然只比微信诞生晚了九个月,但它的用户不足300万,还不如一个微博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通用课件.pptx VIP
- 园林绿化修剪标准.pdf
- 第1单元 活动1 发现身边的数据 课件2025湘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x
-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pptx VIP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新22G03 墙下扩展基础.docx VIP
- 重点语法知识梳理(一)-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点复习(牛津上海版).pdf VIP
- 公司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docx VIP
- 2017的qq号如何免费申请_qq号免费申请账号的方法教程.docx VIP
- DL_T 5852-20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