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冷门音乐CD陈列馆 单簧管世家巴尔曼父子
我冷门音乐CD陈列馆 单簧管世家巴尔曼父子 在漫长的音乐史上,很多在世时非常有名的大音乐家,待他们一去世,不但其作品不再被人演奏和出版了,而且连他们的姓名都很快被人遗忘了。但是,有时也因为某种偶然的原因,甚至是对作曲家本人来说很不利的原因,有的生前名气并不很响亮的作曲家的作品,却在他们去世一百多年后还能经常被人演奏。这里我想到的一位音乐家,就是德国的单簧管演奏家亨利希·巴尔曼(Heinrich B?rmann)。
亨利希·巴尔曼1784年2月14日出生于德国波茨坦(Potsdam),父亲是军乐师,所以亨利希从小就被父亲送去波茨坦的军队音乐学校学习。十四岁以前,亨利希学的是双簧管,后来他加入了普鲁士皇家骑兵团的军乐队,就开始向乐队的单簧管乐手约瑟夫·比尔(Joseph Beer,1744-1811)学习单簧管。比尔是波希米亚人,在奥地利和法国的军乐队中任过职,还去荷兰、意大利、俄国和匈牙利等国旅行演出过,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之一,他的最大贡献是改进了单簧管的结构:把原来四键的单簧管改成五键,从而使单簧管的音色变得更加丰满、纯净及柔和了。
年轻的亨利希有了比尔这位名师指导,再加上自身天资不低,他的单簧管演奏技术自然就与日俱进了。1804年,二十岁的亨利希得到普鲁士王子费迪南(Louis Ferdinand)的资助,向弗朗茨·陶绪(Franz Wilhelm Tausch,1762-1817)学习。陶绪当时是普鲁士皇室的乐师,为普鲁士皇后和威廉二世及三世两位皇帝服务过。他在柏林组织了一个管乐团,培养、训练最好的管乐演奏家。除了巴尔曼以外,瑞典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本哈特·克鲁塞尔(Bernhard Henrik Crusell 1775-1838)也曾是陶绪的学生。如果说亨利希从比尔那里学到了单簧管的演奏技术,那么从陶绪那里学到的则是如何用单簧管来阐释作品的内涵。
亨利希·巴尔曼在军乐队任职期间,曾参加过几次战斗。在一次战斗中,费迪南王子阵亡了,而亨利希则被法国人抓获,成了俘虏。他最终设法逃了出来,转辗到了慕尼黑。亨利希向慕尼黑朝廷毛遂自荐,终于获得了皇室乐团首席单簧管之席位。他在皇室乐团任职近三十年,一直到1834年退休为止。
在慕尼黑任职期间,亨利希曾多次在欧洲许多国家巡回演出,成了当时欧洲最有名望的单簧管演奏家。1808年,他首先去瑞士和法国演出;1811年,他在慕尼黑成功地演出了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新创作的几部单簧管协奏曲以后,就与作曲家一起在奥地利和德国巡回演出这几部协奏曲,在柏林的成功演出帮助韦伯奠定了其在德国音乐界的地位;1813年,亨利希去了维也纳和布拉格;1815至1816年去了意大利,1822年以及1832年,他两次访问俄国,受到听众们的热烈欢迎;1819年,亨利希首次应邀访问英国,在布莱顿(Brighton)为英国王子演出,还在伦敦连续演出了六个月,其中至少有两次是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他自己的两部单簧管协奏曲。
亨利希·巴尔曼生前时常被人称作为“单簧管的鲁比尼”。鲁比尼(Giovanni Battista Rubini,1794-1854)是意大利十九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其名声之大就如以后的卡鲁索、吉利或帕瓦罗蒂。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亨利希,当然是由于他演奏的单簧管音色丰满滋润,表现力丰富多变,不像以前的单簧管声音那么尖厉、刺耳。大作曲家韦伯在日记里写道:“(亨利希演奏的)音色在每个音阶上都纯净自然。”韦伯的全部单簧管作品几乎都是为亨利希写的,一共不下五部。而韦伯并不是唯一为亨利希作曲的大音乐家,德国另一位大音乐家门德尔松还有梅耶贝尔的全部单簧管作品,也都是为亨利希所写的。1829年,门德尔松认识亨利希时只有三十三岁,比亨利希的儿子卡尔只年长一岁多。据说亨利希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易于亲近,所以朋友很多。上述几位作曲家不但为他作曲,而且都是他很亲近的朋友,在他们的书信中,经常可以找到亨利希的名字。
在音乐史上,有人把亨利希·巴尔曼视作是“现代单簧管吹奏法之父”。亨利希用的是十键单簧管,这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单簧管,虽然早在1812年,德国单簧管制作家伊凡·缪勒(Ivan Müller,1786-1854)已经研制出十三键和十五键的单簧管,但是这些新型的单簧管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亨利希主要是在吹奏技术上做出了若干重大的改进,使得单簧管的音色变得更加圆润自然,音域也变得更为宽广,韦伯、门德尔松等作曲家为他创作的单簧管作品,都是特意按照他的演奏技术特点而写的。
虽然亨利希·巴尔曼也作曲,但他在音乐史上的身份,主要是单簧管演奏家。照例,像他那样的音乐家,一死之后,他写的作品一定会像无数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彩叶植物分类和其在绿地中应用.doc
- 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研究.doc
- 彩电维修实习中晶体管软故障研究举例.doc
- 彩码技术在智能科学和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doc
- 彩叶花灌木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设计原则和配置.doc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健康体检中诊断甲状腺癌价值.doc
- 彩色植物在园林中应用发展趋势.doc
-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创新型应用.doc
- 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作用.doc
- 彩色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应用探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