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前第三系烃源岩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5卷 第6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年 12月 渤海海域前第三系烃源岩评价 武海燕 任志勇 刘长海 齐玉民 王玉静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452) 摘 要:为了研究渤海海域前第三系的烃源岩特征,对前第三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 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震旦系60%的烃源岩进入了成熟带 ,但生烃潜力较差;古生界寒武 一 奥陶烃源岩除C 油田之外,石碳 一 二叠系除了埕北及渤海西部地区之外,生烃能力较差;中下侏罗统烃源岩镜质体射率为0.5~ 0.6,有机碳含量较高 ,总烃含量比较大,生烃潜力较好;白垩系下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处于低成熟阶段,生烃 潜力优于中下侏罗统和石碳 一 二叠系地层;石炭系 一 二叠系 、中下侏罗统及 白垩系下统三套地层是前第三系烃源 条件较好的地层。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前第三系;渤海海域;生烃潜力 ;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980(2013)06—0018一O3 渤海海域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东部,面积约 7.3 2 渤海海域前第三系烃源岩特征 万km ,渤海湾盆地呈多凸多凹的构造格局,其凸起 大多与沉积中心相邻,具有有利的油气运移、聚集成 理论上,渤海海域前第三系在太古界与古元界 藏条件。从渤海海域的勘探历史看,前第三系的烃 的结晶基底之上发育的震旦系、寒武系 一 奥陶系、 源岩对已发现的油气藏有成藏贡献,然而以往对渤 石炭系一 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煤层和泥岩系 海海域的烃源岩研究着眼于古近系¨J,对前第三系 列都可以为原生前第三系油气藏生烃做出贡献。本 烃源岩研究较少,基本未见系统评价。本次研究主 次研究利用现有的地化样品化验数据,对这几套地 要以渤海海域勘探历程中有限的样品及此次补采的 层的烃源岩进行评价 。 样品为研究对象,评价前第三系震旦系、寒武 一 奥 2.1 有机质丰度 陶系、石炭一 二叠系、中下侏罗统和 白垩系等几套 常用于评价有机质丰度的指标有残余有机碳、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进而为查明石 氯仿沥青 “A”、总烃含量和残余生烃潜力等。目前 炭 一 二叠系、中下侏罗统和 白垩系中较好烃源岩 国内外普遍采用有机碳百分含量来作为有机质丰度 的分布情况以及提高渤海海域的油气勘探程度等工 指标,但所采用 的标准值稍有差异。蒂索认为 作打下基础。 “0.3%的有机碳是碳酸盐岩型生油层的下限”。法 国埃尔夫公司认为碳酸盐岩含量大于45%时,有机 1 前第三系烃源岩分布 碳含量应大于0.24%。我国一般 以0.1%的有机碳 前第三系烃源岩分布情况大致为:震旦系烃源 含量作为指标下限。 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凹陷;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奥陶 现有文献中,华北地区的碳酸盐岩生油层有机 统地层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辽西低 凸起南部、石 臼坨 质丰度下限值是通过油源对比,碳酸盐岩中的油苗、 凸起和渤南凸起上;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烃源岩分 晶洞油及古油藏有亲缘关系的围岩中的有机碳、氯 布于埕北低凸起、歧 口凹陷和石臼坨凸起上;中下侏 仿沥青的最低含量来确定的。 罗统烃源岩仅在歧 口凹陷发现;白垩系烃源岩主要 本次研究认为,达到有效烃源岩标准的碳酸盐 发育于石臼坨凸起及辽东湾地区。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