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引.DOC

福建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引.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引

附件1 福建省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 防控指导意见 发生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台风、泥石流、地震、低温冻害等)时,可能造成畜禽舍倒塌或毁损,动物防疫设施设备遭到破坏,养殖环境病原微生物暴露并扩散,同时畜禽可能因灾死亡,尸体腐烂,易导致病原微生物孳生。另外,畜禽在应激状态下,抵抗力不同程度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造成重大动物疫病或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为指导灾区切实做好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做好灾后动物防疫工作部署。根据自然灾害的等级和实际受灾情况,及时研究部署本辖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尽快落实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并在第一时间安排抗灾救灾专家服务小组深入灾区,指导开展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灾区,现场指挥灾后动物防疫工作。 二、做好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在现场条件允许时,及时组织做好因灾死亡畜禽的打捞、搜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严格按照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的要求,对因灾死亡畜禽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机械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监督指导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场(厂)规范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因灾死亡畜禽的收集、暂存、转运、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应建有台账和记录。指导处理畜禽尸体的工作人员做好个人自身防护措施。 三、做好全面彻底消毒灭源。及时组织开展受灾区域的畜禽养殖场、屠宰厂、畜禽交易市场和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及周边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进行消毒前,要对畜禽舍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和冲洗,清除污水、污物,避免污物遮挡影响消毒效果。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药品,并保证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 四、做好动物疫病紧急免疫。结合防控实际,切实组织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乙脑、炭疽、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免疫工作。对已进行了免疫接种的畜禽,应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周边疫情情况,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提高免疫保护效果。 五、做好动物疫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作用,及时掌握灾区动物异常发病或死亡情况,并做好死亡原因核查。加大灾区重大动物疫病和常见多发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力度,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隐患。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做好灾后炭疽、猪链球菌病、狂犬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工作。 六、做好动物检疫监督管理。严格对因灾死亡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因灾死亡畜禽及其产品, 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查非法调运、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坚决防止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加强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严防外省病死畜禽运入我省。 七、做好动物防疫技术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灾区畜禽养殖场户提供动物免疫、药物保健、饲养管理、消毒预防、无害化处理等灾后动物防疫技术支持,指导其尽快修复动物防疫设施设备,帮助其进行生产自救和恢复生产。 八、做好政策宣传和知识教育。通过当地报纸、网络、电视、宣传栏等途径,以及下发宣传材料、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咨询等多种形式,结合我厅编印的《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问答》、《科学消毒实用小册》等内容,加强灾后动物防疫政策宣传和知识教育,帮助畜禽养殖者和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升灾后动物防疫意识和水平,确保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开展。 九、做好动物防疫应急处置。按照《福建省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闽农医〔2015〕143号)规定,切实做好疫苗、消毒剂、消毒器械、个人防护用品、疫情处置用品、诊断试剂等动物防疫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组织供应。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信息畅通。接到动物疫情举报信息时,及时组织核实,排查疫情隐患。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疫情报告要早、疫情响应要快、疫情处置要严、疫情损失要小”的原则,规范、果断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附件2 福建省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 防控技术指南      一、因灾死亡畜禽及养殖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一)处理方法 及时打捞、搜集死亡畜禽尸体,首选焚烧、化制等方法进行专业无害化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深埋法处理,深埋应选择地势高燥,处于下风向的地点,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焚烧后深埋处理,或者集中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焚烧法和化制法处理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