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肾综合征出血热区县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综合征出血热区县培训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周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 概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概况 HFRS的流行地区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 美洲的32个国家 我国为重疫区,占全球累积报告病例数的 90%。除青海、西藏外,其它省市均有病例 报告 西安市各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较多的是长安区、户县、周至县、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蓝田县,发病数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临潼区。 二 流行病学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世界上有170多种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67种,主要是啮齿类如黑线姬鼠、大林鼠、褐家鼠等 其它动物猫、狗、家兔等,感染后可从尿粪及唾液中排毒,但在流行中的意义,尚需研究 人不是主要的传染原 流行病学 (二)传播途径 公认为多途径感染 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播 垂直传播 其次有报告本病可经消化道传播,寄生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 流行病学 (三)易感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低,野鼠型1~4%,家鼠型5~16% 主要为男性青壮年,占总发病的2/3 病后能获得一定性免疫 流行病学 (四)流行特征 主要分布于亚洲,每八到十年左右有一个高峰期 四季均可发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为3~5月 流行疫区的类型 姬鼠型疫区 家鼠型疫区 混合型疫区 流行特征 季节分布:姬鼠型EHF发病高峰季节在秋冬之间(10月~次年1月),家鼠型EHF则在春夏之间(3~6月),3种类型疫区EHF发病高峰期亦因之表现有明显不同,混合型疫区的流行季节具有两型EHF的特点,两型EHF中占优势一型的季节表现亦较明显。 EHF发病的明显季节性决定于其两种主要宿主鼠种的繁殖及活动的明显季节性,及其生活习性的明显不同;自然因素(如洪涝灾害等)及社会因素(如战争、兴修水利等)对宿主动物数量、活动及人群经济生活的影响而影响EHF发病数量,亦会造成EHF发病季节的波动。 人群分布:本病隐性感染率很低,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EHF病毒具有较普遍的易感性,在姬鼠型疫区尤其如此。而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形成发病人群性别、年龄和职业上的差异,表现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男性约占2/3左右;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80%左右。农民和民工发病占75%左右。 姬鼠型和家鼠型EHF发病人群分布有明显不同:家鼠型EHF发病性别、年龄及职业别的差别较小,这与不同人群在居民区及其周围与主要宿主褐家鼠接触机会和与主要在野外活动的黑线姬鼠不同有关。 发病机制          HFRSV          发热     病毒血症    免疫应答 中毒症状           细胞因子释放              小血管损伤                    渗出    DIC     多脏器损伤 三 临床表现 潜伏期 4~42天,一般为7~14天,以两周多见 多数起病急骤,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人起病稍缓,有消化道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 发热期 发热  稽留热或不规则热热程3~7天,有达10天以上者 胃肠道中毒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约   50%有腹痛 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有头痛、腰痛 者占80%以上,眼眶痛者约为半数 临床表现 发热期 毛细血管损伤症状 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 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 三红)球结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 皮肤出血多见腋下和胸背部。眼结膜为片状出血。 重者可有腔道出血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偏高,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病后2~3天起出现尿蛋白,尿中有管型 临床表现 低血压休克期 发生于病程4~6天,持续1~3天 血压下降和脉搏增快 烦躁不安,甚至恍惚,躁动,精神异常 渗出及组织水肿加重 毒血症加重,“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发花 中心静脉压降低 临床表现 低血压休克期 少尿或无尿 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少数病人可合并DIC、脑水肿、ARDS、急性肾衰 临床表现 少尿期: 发生于病程5~8天。早在第三病日,迟至第十病日,持续2~5天 少尿或无尿,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尿中可出现膜状物 氮质血症: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恶心、呕吐加重,出血点增多,可合并腔道大出血 临床表现 少尿期 出血现象加重 高血容量综合征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