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8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浙江大学医学院 朱婉儿 变态心理的概念 异常心理:又称变态心理(相对而言,与众不同,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研究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个人经验标准 统计学标准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个人经验标准 统计学标准 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 以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决定是否正常(分布在正态曲线两边者) 比较客观,操作简便 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正态分布 受到社会文化影响 不能普遍适用 医学标准 病理心理现象+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根据(脑电变化等) 标准化比较客观 有可测量的生物学标准 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缺少可测量的生物学指标 心理学改变与生物学改变的不一致、不平行性 社会适应标准 客观的看待社会适应标准 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 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 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 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变态心理发生的生物因素 人体疾病 遗传因素 生化改变 药物影响 人体疾病因素 脑部疾病 脑炎 脑血管病 脑萎缩 癫痫病人 脑电活动改变 脑功能改变 感染 中毒 代谢紊乱 躯体疾病得到适当治疗,心理障碍往往随之好转 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遗传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先天愚型由遗传因素决定 生化改变 情感性精神障碍与单胺类神经递质 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5-羟色胺 苯丙胺 药物 精神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变态心理是个体无意识冲突不能得到合理解决的结果。本能的冲动与内化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冲突, 这些冲突通常会产生焦虑。而焦虑是变态心理的根源。 “正常”就是精神能量在本我, 自我及超我三者间的适当分配。 行为主义理论 人的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 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环境刺激 行为是对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 变态行为是错误的学习和不适当条件联系的结果 通过适当的学习也可以矫正,使之变得正常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 人的自我实现的固有倾向,是人的基本需要和行为动力 一旦自我实现过程受阻,人将发生心理障碍 解决心理问题途径在于创造促进成长的条件 社会因素 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精神病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发病前常有心理社会因素 从社会着手,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 变态心理的分类 《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 《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 《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分类》 区分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障碍 变态心理的分类 神经症性障碍 心境障碍 人格障碍 性心理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 恐怖性焦虑障碍 焦虑性神经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转换)障碍(癔症) 心境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 在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中抑郁障碍占病人总数的20% 欧美国家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20% 双相者发病年龄较早,发作次数较多,家族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人格障碍 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适应不良的人格称为不良人格,与社会发生严重冲突的人格称为病态人格 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形成原因与遗传和环境有关 性心理障碍 同性恋 露阴癖 窥阴癖 异装癖 恋物癖 施虐癖和受虐癖 易性癖 其它形式 常见不良行为 成瘾行为(药、毒、网、病理性赌博等) 偷窃癖 购物癖 搜集癖 拔毛癖 进食障碍 (一)成瘾行为 滥用、耐受、依赖、成瘾 化学物质成瘾:鸦片类物质、酒、致幻剂 活动成瘾:游戏成瘾、网络成瘾 其他成瘾活动: 成瘾行为的共同特点: 心理渴求 指向获得成瘾物质的行为 认知歪曲 人际关系困难 人格改变 社会适应不良 病理性赌博往往有如下的特点: 参赌心切,若不能参赌,则六神无主 高频率、长时间参赌,乐此不疲 增加赌博时间、频率,会感到满足、陶醉 常常不顾后果地增加赌注,赌资越来越大 (二)偷窃癖 偷窃癖又称病理性偷窃、偷窃狂,其特征为:病人有难以控制的偷窃欲望和浓厚兴趣,并有偷窃行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感。偷窃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经济利益。偷窃癖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一旦冲动出现,患者即难以控制,并想方设法完成偷窃。 偷窃行为的特点: 无明显的外在目的,多将这些物品丢弃、送人或收藏 行窃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