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建造过程中的一些琐碎思考——夏昌世回顾展展台设计 trivial thoughts on xia changshis show-stand construction process.pdfVIP

形式建造过程中的一些琐碎思考——夏昌世回顾展展台设计 trivial thoughts on xia changshis show-stand construction proces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式建造过程中的一些琐碎思考——夏昌世回顾展展台设计 trivial thoughts on xia changshis show-st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70   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研究 Understanding Hsia Changshi:Master Architect of an Era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0.2 形式建造过程中的一些琐碎思考 ——夏昌世回顾展展台设计 Trivial Thoughts on Xia Changshi’s Show-st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1 2 3 设计:宋刚 、钟冠球 、肖明慧 等 执笔:宋刚 摄影:钟冠球、肖明慧 摘要 本文主要记述了2009年深圳香港双年展   夏昌世先生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 素的策展观,摆在策展人面前的,除了存留的 夏昌世回顾展中展台的设计和搭建,并且描述 前辈教授和著名建筑师,我们参与2009年深 历史照片,很难为参观者提供亲身实地进入夏 圳 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夏昌世回顾展 建筑中的体验。好在建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 了数字化设计生成和建造的过程。 · 关键词 夏昌世 数字化生成 数字化建造 模型展台的设计和搭建。老实说,我们其中毕 以弥补照片的不足。于是在整个夏昌世回顾展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业于华工的年轻老师,之前对他的印象似是而 中,模型成为设计作品部分展览的中心。我们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非;而来自外校的老师往往会把他与前不久过 的具体任务也变成如何为10来个大比例的模型 show stand for exhibition Hsia Changshi: 世的冯纪忠先生联系起来,而夏先生对我们来 设计一个可以放置的展台。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 a n d e x a m i n e s t h e 说却陌生得多。   南派的建筑师们有一个特点,作品大多清 methodologies of digital generation and   建筑历史层面上发掘老先生的教学思想与 淡简单。直白点说就是未免形式感不足。因为 fabrication in architecture design 人生轨迹,会来得比较有意思。但建筑设计层 我们确实很难在夏的作品中找到一个或几个 KEY WORDS Hsia Changshi, Digital 面的纪念工作则有点难以展开。冷静审视夏昌 强有力的建筑形式语汇,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元 Generation, Digital Fabrication 世的作品,看到的多是在特定经济和文化条件 素,成为整个作品展览的兴奋点,或成为有兴 中图分类号 TU-859 下的“因地制宜”和夏先生自己所说的“偷机 奋点的作品展台的设计出发点。对于这个,我 文献标识码 A (鸡)”。建筑学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建筑 们只能换个思维。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0)02-02-0049-03 师,似乎还较多停留在“灵活”“具体”的解   也许展台的设计可以跳开夏的作品的形 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层面上。毕竟时代变 式,从他的某些“实用主义”的思想出发,着 了,当时的具体手法今天未必适用。 眼于参观者,做一个新的、不那么迎合作品本   策展团队和组委会的努力使本次双年展得 身的展台。这好比设计一个托着“含蓄”珍宝 以殿堂级的高规格展出夏昌世的作品。在我们 的盘子,想着,也许盘子花了心思了,反而衬 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如此大张旗鼓的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