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孟子》讲稿 (修改后).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讲稿 (修改后)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齐桓晋文之事章 自然流露的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全篇立论的哲学基础:以羊易牛,恻隐之心。 自然形成的篇章结构:发端推恩,贱霸尊王。 至大至刚的强烈气势:浩然之气,铺陈排比。 后发制人的论辩技巧: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生动形象的例证譬喻:挟山超海,缘木求鱼。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起承转合 循序渐进 爱与不忍之辩——发端——恻隐之心——性善 ↓ ↓ ↓ ↓ 不为不能之辩——推恩——推广善心——行仁 ↓ ↓ ↓ ↓ 所为所欲之辩——贱霸——霸道危险——辞霸 ↓ ↓ ↓ ↓ 恒产恒心之辩——尊王——王道必胜——圣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第四节 孟子和《孟子》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的生平 孟子是鲁国孟孙氏(三桓之一)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的培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的生平 孟子学成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宋、薛、鲁、滕各国。提倡仁政王道,政见不合于当时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退而授徒,著书立说。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概况 《孟子》记载孟子及弟子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概况 七篇各分上下,篇内分若干章,篇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篇名取首章首句关键词,章名取首句。仍然是语录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概况 《孟子》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采用东汉赵岐注,宋代孙奭(shì)疏。 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之《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据赵岐注作《孟子正义》。 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后附《孟子字典》。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孟子的思想 性善说 王道仁政 民为邦本 抨击异端 知人论世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哲学思想:性善说 人有四端 犹有四体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知之端也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哲学思想:性善说 《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哲学思想:性善说 《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性善说的应用 《梁惠王上 · 齐桓晋文之事章》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告子上 · 鱼我所欲也章》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此之谓失其本心。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政治思想:王道仁政 “王道仁政”思想以“性善说”为哲学基础,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爱”主要讲修身齐家,孟子的“仁政”主要讲治国。提倡王道,则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各国诸侯的贪婪残暴,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政治思想:王道仁政 民重君轻 昏君暴君可诛 国人之言是听 反对巧取豪夺 与民同忧同乐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 民贵君轻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