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一讲.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第一讲

第一讲内容提要 (一)老子《道德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二)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研究老子和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 (二)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是泉州清源山石雕老子座像 (二)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是宋末元初赵孟頫画的老子像 (二)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1、历史上的老子曾经是周朝的史官 2、老子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3、人们见到的是被后人神化了的老子 4、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吗?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柱下史 巫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西周:公元前1043——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1——公元前221 老子生卒年份不详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驾崩 王子姬朝与世子姬猛争夺王位继承权 (二)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1、历史上的老子曾经是周朝的史官 2、老子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3、人们见到的是被后人神化了的老子 4、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吗? 《史记》卷六十三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克己复礼为仁 礼乐之制 礼乐之制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礼乐人生》 周之前:礼乐通鬼神——祭祀 周公:培养国民道德 流传最广的三种版本 河上公,姓名不详,西汉人,在河滨结草为庵,精研《道德经》,并以“河上公”为号,司马迁称他为“河上丈人”。汉文帝常派人向他请教《道德经》经义。著有《老子章句》。 流传最广的三种版本 傅奕是唐朝初期人,他依据北齐武平五年开掘项羽妾冢所得抄本等核定了《老子古本篇》。 考古发现《道德经》新版本 马王堆出土帛书甲种本 (秦汉之间 公元前206年) 马王堆出土帛书乙种本 (汉初高祖时期 公元前206—195年) 考古发现《道德经》新版本 郭店楚简 专家估计在战国中期,即公元前300年左右,比帛书甲种本大约早一个世纪。但只有2046字。 版本按年代排序 河上公本(西汉初) 王弼本(三国) 傅奕本(唐初) 版本按年代排序 (将傅奕本当作项羽妾冢出土本) 傅奕本(战国) 河上公本(西汉初) 王弼本(三国) 版本按年代排序 楚简本(战国)——帛书甲本(秦汉间) ——帛书乙本(汉高祖时期)——河上公本(西汉初)——王弼本(三国)——傅奕本(唐初) 目前出版物中有按考古新发现订正的 任继愈校订本《道德经》 黄友敬《老子传真》 台湾出的一些版本 (一) 老子《道德经》是怎样一本书 老子《道德经》是二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 是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是诗歌式的文学著作; 反映的是弱势群体的声音; 可能是一本反映中国古代思想的承前启后的著作。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问题: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人教你们不要表现坚强,而表现柔弱?有没有人教你们不要表现聪明,而表现愚鲁?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有!他就是老子。他不仅教人表现柔弱、愚鲁,更教人无为、无我、无欲、居下、退后、清虚、自然……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老子为什么有这样的主张?他是不是傻子?告诉诸位,他一点也不傻。不仅不傻,他的智慧之高,简直令人无法测知。正因为他有超人的智慧,所以他才有这种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主张。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再以愚鲁来说,一般人认为聪明好,愚鲁坏,所以都教人表现聪明,不要表现愚鲁,但老子认为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表现愚鲁,这就是俗语所谓的“大智若愚”了。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柔弱,就能谦下不争;愚鲁,就能弃华取实。谦下不争,就能无私无我,一切依循自然;弃华取实,就能反省内观,最后归真返朴。儒家也讲谦虚,也讲反省,只是不如老子讲的彻底罢了。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老子思想之所以难以为一般人所接受,是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老子却能看到里面;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能看到反面。所以有了老子思想,中华文化不仅增加了广度,也增加了深度。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增加了韧性。 余培林 余培林,1931年生,获台湾师范大学国学硕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韩国启明大学交换教授。主要著作有《尔雅毛传异同》、《吕氏春秋虚字集释》、《老子读本》等。 2、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有些民族:刚有余而韧不足 人肉炸弹 柔中寓刚 杨振宁谈中国文化韧性 中国为什么能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变成现在这样举世瞩目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国家?我认为中国崛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另一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