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6.3 物联网互联体系结构 无源节点与有源节点互联结构如图所示。 2.6.3 物联网互联体系结构 有源节点与有源节点互联结构如图所示。 2.6.3 物联网互联体系结构 有源节点与互联网节点互联结构如图所示。 2.6.3 物联网互联体系结构 在以上定义的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物联网物理层协议提供在物理信道上采集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控制能力;物联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提供对物理信道访问控制、复用,在链路层安全、可 靠、高效传递数据的功能,具有较为完整的可靠性、安全性控制能力,可以提供服务质量的保证;应用层协议提供信息采集、传递、查询功能,具有较为完整的用户管理、联网配置、安全管理、可靠性控制能力。 2.7 国内外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 目前,物联网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体系结构,最具代表性的物联网架构是欧美支持的EPCglobal物联网体系架构和日本的Ubiquitous ID(UID)物联网系统,针对国家领域的物品编码标准体系有NIDA(韩国互联网发展处)提出的mRFID Code(可移动的RFID编码)。EPCglobal和泛在ID中心(Ubiquitous ID center)都是为推进RFID标准化而建立的国际标准化团体,我国也积极参与了上述物联网体系,正在积极制定符合我国发展情况的物联网标准和架构。 2.7.1 UID技术体系结构 日本在电子标签方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实时嵌入式系统TRON,T-Engine是其核心的体系架构。在T-Engine论坛领导下,泛在ID中心设立在东京大学,于2003年3月成立,并得到日本政府经产省、总务省及大企业的支持,目前包括微软、索尼、三菱、日立、日电、东芝、夏普、富士通、NTT、DoCoMo、KDDI、J-Phone、伊藤忠、大日本印刷、凸版印刷、理光等重量级企业。UID中心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普及自动识别“物品”所需的基础技术,最终实现“计算无处不在”的理想环境。 2.7.1 UID技术体系结构 UID技术体系架构由泛在识别码(uCode)、泛在通信器、信息系统服务器和uCode解析服务器等4部分构成。UID使用uCode作为现实世界物品和场所的标识,UC从uCode电子标签中读取uCode获取这些设施的状态,并控制它们,UC类似于PDA终端。UID能在多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是将现实世界用uCode标签的物品、场所等各种实体和虚拟世界中存储在信息服务器中各种相关信息联系起来,实现“物物互联”。而且,UID是一个开放的架构,它的规范是对大众公开的。 2.7.2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结构是为了适应于异构的物联网无线通信环境而设计的体系结构,其采用自主通信技术。自主通信是以自主件为核心的通信,自主件在端到端层次及中间结点执行网络控制面已知的或新出现的任务,可以确保通信系统的可进化特性。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结构包括数据面、控制面、知识面和管理面。 如图所示。 2.7.2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结构 数据面主要用于数据分组的传递; 控制面通过向数据面发送配置报文,优化数据面的吞吐量及可靠性; 知识面提供整个网络信息的完整视图,并且提炼成为网络系统的知识,用于指导控制面的适应性控制; 管理面协调和管理数据面、控制面和知识面的交互,提供物联网的自主能力。 2.7.2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结构 自主特征主要由STP/SP协议栈和智能层取代传统的TCP/IP协议栈,如图所示。STP和SP分别表示智能传送协议和智能协议。物联网节点的智能层主要用于协商交互节点之间STP/SP的选择,用于优化无线链路上的通信和数据传送,满足异构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联网需求。 2.7.3 基于EPC的物联网结构 基于EPC的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技术、RFID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被誉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广泛关注。 典型的EPC物联网由信息采集系统、PML(physical markup language,实体描述语言)信息服务器、对象名解析服务器(ONS)和Savant系统4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2.7.3 基于EPC的物联网结构 物品 2.7.3 基于EPC的物联网结构 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由产品电子标签、读写器、驻留有信息采集软件的上位机组成,主要完成产品的识别和EPC的采集与处理。EPC是Auto-ID中心为每个物理目标分配的唯一可查询的标识码,其内含的一串数字可代表产品类别和制造商、生产日期和地点、有效日期、应运往何地等信息。同时,随着产品在工厂内的转移或变化,这些数据可以实时更新。 P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下册课件作者张密芬第八章节第五节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下册课件作者张密芬第九章节第八节静电技术的应用.ppt
- 物理下册课件作者张密芬第九章节第二节电场强度电场线.ppt
- 物理下册课件作者张密芬第十二章节第六节涡流及其应用.ppt
- 机械基础课件作者谭敬辉机械基础第九章节.ppt
- 物理下册课件作者张密芬第十二章节第三节电磁感应定律.ppt
- 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课件作者刘豹天津大学主编_第5章节.ppt
- 电路第2版课件作者黄锦安主编第08章节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机械基础课件作者谭敬辉机械基础第六章节.ppt
- 物理下册课件作者张密芬第十二章节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ppt
- 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二份文.docx
- 两篇: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2025年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稿 - 副本.docx
- 2025年{4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八项规定精神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docx
- (最新精品范文)党史知识党课讲稿:坚定正确政治方向.doc
- 《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解放思想及其时代价值_.pdf
- 明末清初文人山水画传习研究_.pdf
- 美国大学生学业成就增值评价模式研究_.pdf
- 结构化张力:人情影响积分制失效的机理研究.pdf
- 基于上下文增强与密集深度监督的单目三维车辆检测研究.pdf
- 家庭无效环境与中职生非自杀...伴接纳的调节作用及干预研究_.pdf
最近下载
- 《论语》论君子课件.ppt VIP
- 佳能EOS5DMArkII(官方中文使用说明).pdf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案例--万科集团讲解.doc
-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气雾化设备的可调喷盘.pdf VIP
- 2025届四川省宜宾、自贡、乐山等市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考点解密追踪与预测(新高考)压轴题11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pdf VIP
- 供应商QCDS评分细则(管理文件15).doc VIP
-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pptx VIP
- 媒资系统项目销售合同模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