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件作者刘美玲雷振德主编李明程昌宏第2章节-材料力学.ppt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作者刘美玲雷振德主编李明程昌宏第2章节-材料力学.ppt

  1. 1、本文档共3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材料力学 2.1 概述 一、斜弯曲 杆件在通过横截面形心的外载下产生弯曲变形 二、斜弯曲的研究方法 1.分解:外载沿横截面的两个形心主轴分解,得到两个 正交的平面弯曲 x y z Py Pz P Pz Py y z P j 斜弯曲 2.叠加 研究两个平面弯曲;然后叠加计算结果 x y z Py Pz P Pz Py y z P j 解:1.将外载沿横截面的形心主轴分解 Pz Py y z P j x y z Py Pz P L m m x 2.分别研究两个平面弯曲 (1)内力 (2)应力 M z引起的应力 合应力 L Pz Py y z P j x y z Py Pz P L m m x My引起的应力 (3)中性轴方程 可见:仅当Iy = Iz,中性轴与外力才垂直 Pz Py y z P j D1 D2 a 中性轴 (4)最大正应力 距中性轴的两侧最远点为拉压最大正应力点 (5)变形计算 f fz fy b 当? = ? 时,即为平面弯曲 例 力P过形心且与z轴成?角,求梁的最大应力与挠度 最大正应力 变形计算 当Iy = Iz时,发生平面弯曲 解:危险点分析如图 f fz fy b y z L x Py Pz P h b Pz Py y z P j D2 D1 a 中性轴 例2 矩形截面木檩条跨长L=3m,均布力集度为q=800N/m [?]=12MPa,容许挠度:L/200 ,E=9GPa,选择截面尺寸并校核刚度 解: a =26°34′ h b y z q q L A B 一、拉(压)弯组合变形:杆件同时受横向力和轴向力的 作用而产生的变形 P R 拉(压)与弯曲的组合 x y z P My Mz P x y z P My P MZ My 二、应力分析: x y z P My Mz 三、中性轴方程 对于偏心拉压问题 P ( z P , y P ) y z 中性轴 四、危险点 (距中性轴最远的点) y z 五、(偏心拉、压问题的)截面核心: ay az 已知 ay, az 后 当压力作用在此区域内时,横截面上无拉应力 可求 P 力的一个作用点 中性轴 截面核心 解:两柱均为压应力 例 图示力P=350kN,求出两柱内的绝对 值最大正应力 P 300 200 200 P 200 200 P M P d 例 钢板受力P=100kN,求最大正应力;若将缺口移至板宽的中央,且使最大正应力保持不变,则挖空宽度为多少? 解:挖孔处的形心 P P P P M N 20 100 20 y z yC P P M N 孔移至板中间时 20 100 20 y z yC Pa (+) 弯矩图分二段,共4 个积分常数 需4个边界条件和 连续条件 P A B C 边界条件、连续条件应用举例 条件: 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和小变形 挠度和转角均与载荷成线性关系 叠加法求梁变形 叠加原理: 承受复杂载荷时,可分解成几种 简单载荷,利用简单载荷作用下的位 移计算结果,叠加后得在复杂载荷作 用下的挠度和转角 例 按叠加原理 求 A点转角 和 C点挠度 解:?载荷分解如图 ?查梁的简单载荷变形表,得到变形 A q P B C a a = + P A B q A B ?叠加 A q P B C a a P A B q A B 结构形式叠加(逐段刚化法) 原理说明 + 等价 等价 B C P L2 f1 x f = A x P L1 L2 B C f f P A B C 刚化 AC段 P L1 L2 A B C 刚化BC段 P L1 L2 f2 A B C M x f 例题:已知 P,E,G,求C点铅垂位移 P A B C 尺寸:l, d 尺寸:a,b,h 分析: AB——弯曲 + 扭转变形,BC——弯曲变形 故 C点的挠度由三部分组成—— AB弯曲引起的B点下沉+ AB扭转引起C点位移+ BC弯曲引起C点下沉 解:采用逐段刚化法 将AB刚化,计算BC弯曲变形引起的 C点的挠度. P B(固定端) C 尺寸:a,b,h (2) 将BC刚化, 即去掉BC,但保留BC对AB的 作用力,计算AB弯曲引起的C点的挠度 P A B 尺寸:l,d T (3) 将BC刚化计算AB扭转变形引起的C点的挠度 计算B截面扭转角 B C 所以,C点位移为: P A B 尺寸:l, d T 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 1、减小梁的跨度 2、选择合理截面形状 3、改善梁的受力和支座位置 4、预加反弯度 5、增加支座 L q0 MA B A q0 L RB A B x q0 L A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