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doc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提纲 绪 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发展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 从我们对广大中小学的调查中了解到,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为了响应这种挑战,广大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法。 一、什么是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二、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1、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明确,有些人比较模糊。 2、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 3、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 三、本书着重从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教学方式的变革、素质教育、对理想教育的追求、校长的文化使命、教育家的诞生等七个方面来讲述教育新理念的。 《教育新理念》目录 第1章 课堂教学的革命   第一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第二节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第三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第四节 研究性教学   第五节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第2章 学科教育的新视野   第一节 反思科学教育   第二节 开放数学教育   第三节 理解文科教育   第四节 提升美育   第五节 把握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节 走进体育   第七节 感悟艺术教育 第3章 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 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4章 素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想   第一节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节 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创新   第四节 知识教学的革命 第5章 对理想教育的追求   第一节 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第二节 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   第三节 科学主义的教育观   第四节 人文主义的教育观   第五节 钟摆与融合 第6章 校长的文化使命   第一节 学校不能没有文化   第二节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第三节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 第7章 教育家的诞生   第一节 教育家 第二节 大教育家 《教育新理念》 第1章 课堂教学的革命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第1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   创造、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虽然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并不期望中小学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我们却希望或者是要求学校、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能,而且非常必要。因为如果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就会逐渐地受到抑制甚至丧失。这样的学生,要想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就困难多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  创造性并不神秘。求异思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