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老庄之异论二者于先秦为不同的学术源流-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
演講題目
從老莊之異論二者於先秦為不同的學術源流
劉榮賢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2014/4/22講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道家類》
1.《伊尹》五十一篇。湯相。
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名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有列傳。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述老子學。字少季,臨淮人,傳老子。
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名淵,楚人,老子弟子。師古曰:「蜎,姓也。音一元反。」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名周,宋人。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楚人。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楚人,與孔子同時。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師古曰:「宮孫,姓也,不知名。」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師古曰:「以鶡鳥羽為冠。」師古曰:「劉向別録云人間小書,其言俗薄。」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六國時賢者所作。六國時所作,託之力牧。力牧,黃帝相。六國時。齊人,武帝時說。楚人,武帝時說於齊王。武帝時。師古曰:「劉向云故待詔,不知其姓,數從游觀,名能為文。」蜀人。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師古曰:「別録云鄭人,不知姓名。」近世,不知作者。周文王師鬻熊撰。
周柱下史李耳撰。漢文帝時,河上公注。梁有戰國時河上丈人注老子經二卷,漢長陵三老母丘望之注老子二卷,漢徵士嚴遵注老子二卷,虞翻注老子二卷,亡。王弼注。梁有老子道德經二卷,張嗣注;老子道德經二卷,蜀才注。亡。鍾會注。梁有老子道德經二卷,晉太傅羊祜解釋;老子經二卷,東晉江州刺史王尚述注;老子二卷,晉郎中程韶集解;老子二卷,邯鄲氏注;老子二卷,常氏傳;老子二卷,孟氏注;老子二卷,盈氏注。亡。晉尚書郎孫登注。劉仲融注。梁有老子道德經二卷,巨生解;老子道德經二卷,晉西中郎將袁真注;老子道德經二卷,張憑注;老子道德經二卷,釋惠琳注;老子道德經二卷,釋惠嚴注;老子道德經二卷,王玄載注。亡。盧景裕撰。李軌撰。梁有老子音一卷,晉散騎常侍戴逵撰,亡。梁曠撰。嚴遵注。毌丘望之撰。顧歡撰。梁有老子道德論二卷,何晏撰;老子序決一卷,葛仙公撰;老子雜論一卷,何、王等注;老子私記十卷,梁簡文帝撰;老子玄示一卷,韓壯撰;老子玄譜一卷,晉柴桑令劉遺民撰;老子玄機三卷,宗塞撰;老子幽易五卷,又老子志一卷,山琮撰。亡。顧歡撰。梁有老子義疏一卷,釋慧觀撰,亡。孟智周私記。韋處玄撰。梁武帝撰。戴詵撰。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錄十卷,亡。楚之隱人。鄭之隱人列禦寇撰,東晉光祿勳張湛注。梁漆園吏莊周撰,晉散騎常侍向秀注。本二十卷,今闕。梁有莊子十卷,東晉議郎崔譔注,亡。─司馬彪注。本二十一卷,今闕。晉太傅主簿郭象注。梁七錄三十三卷。梁有莊子三十卷,晉丞相參軍李頤注;莊子十八卷,孟氏注,錄一卷。亡。李軌撰。徐邈撰。徐邈撰。司馬彪等撰。郭象撰。梁有向秀莊子音一卷。梁簡文帝撰。本二十卷,今闕。張譏撰,亡。本三十卷,今闕。梁有莊子義疏十卷,又莊子義疏三卷,宋處士王叔之撰,亡。周弘正撰。戴詵撰。梁曠撰,本三十卷。梁有蹇子一卷,今亡。梁澡撰。魏河東太守任嘏撰。梁有渾輿經一卷,魏安成令桓威撰,亡。吳唐滂撰。梁有蘇子七卷,晉北中郎參軍蘇彥撰;宣子二卷,晉宜城令宣舒撰;陸子十卷,陸雲撰。亡。杜夷撰。葛洪撰。梁有顧道士新書論經三卷,晉方士顧谷撰,亡。孫綽撰。東晉員外郎符朗撰。梁有賀子述言十卷,宋太學博士賀道養撰;少子五卷,齊司徒左長史張融撰;梁有養生論三卷,嵇康撰;攝生論二卷,晉河內太守阮侃撰;無宗論四卷,聖人無情論六卷。亡。顧歡撰。梁二卷。梁又有談衆三卷,亡。晉簡文帝撰。張太衡撰。張譏撰。商洛公撰。張太衡注,疑近人作。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為天下,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谓玄德。
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墨子有見於齊無見於畸;宋子有見於少無見於多。
〈解蔽篇〉又曰:.
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埶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知人。
6.就《莊子》書中的寓言考察
《莊子》書中有關「老聃」之寓言如下:.
?老聃死,秦佚弔之,三號而出。(養生主)
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以學子為?(德充符)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嚮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應帝王)
?崔瞿問於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在宥)
?夫子問於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天地)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天道)
?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