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胶体敷料湿性伤口愈合课件
水胶体敷料 创造湿性愈合环境 传统敷料的缺点 ?伤口表面严重脱水 ?吸收能力有限 ?黏着伤口,更换时导致机械性再损伤,换药出血疼痛 ?细菌容易穿透 ?易残留碎屑 ?更换频繁,换药工作量大 ?伤口愈合时间长 现已证明,使用保湿敷料能加速伤口愈合和促进组织生长,使上皮生长速度提高1倍 水 胶 体 的 组 成 水胶体敷料的作用机理 水 胶 体 的 组 成 愈 合 过 程 炎性渗出期(黄期):伤口表面有黄色腐肉和大量炎性渗出 肉芽生长期(红期):肉芽组织填充缺损 上皮形成期(粉期):上皮细胞在肉芽组织表面爬行生长.重新建立皮肤的保护屏障 源兴纳米创面护理系列 *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18世纪以前,伤口护理主要依靠经验,多使用自然物品 19世纪,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Pasteur 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原则,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 疼痛 损伤新生成的肉芽组织 结痂 传统伤口处理方法: 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 干 性 环 境 可 延 迟 伤 口 的 愈 合 粘连伤口 每天更换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湿性愈合理论: 1962年伦敦大学的Winter博士首先用动物试验(猪)证实,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一倍 1963年Hinman进行人体研究,证实湿性愈合的科学性 七十年代“湿性伤口愈合”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湿性愈合实践: 八十年代,诞生了第一代保湿性水胶体敷料 九十年代, 材料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适应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特点,有不同作用的多种敷料。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量超过了传统干性敷料 O O O O O O O n 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2Na). 从纤维中提取的天然聚合物 亲水性 吸收渗液,自身膨胀形成水凝胶 ( 24小时吸收水份可达到自身重量的10倍 ) 粘性 水 水 吸收 水 水 水 膨胀 形 成 凝 胶 凝胶 亲水性水胶聚合物 封闭式敷料 结痂 干性渗出物 干性的真皮 干燥与湿润环境的对比 传统敷料 在湿性环境中,加快 上皮细胞的移行 在干性环境中,延迟 上皮细胞的移行 湿润的渗出物 半渗透性PU背衬 水和细菌不能进入 湿 性 环 境 中 的 愈 合 水 凝 胶 为 愈 合 创 造 了 最 佳 的 环 境 水胶颗粒 吸收伤口渗出物 水胶颗粒膨胀 理想的环境: 湿度 温度 PH 管理渗液 湿 性 环 境 加 速 伤 口 愈 合 湿性界面,不增加感染机率 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 不粘连新生成的 肉芽组织,更换无痛 减少更换次数, 缓解创面疼痛 减少瘢痕形成 防止痂皮形成 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的溶解 黑期(干性坏死期) 机械清创 水凝胶 黄期(炎症反应期) 藻酸盐类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水胶体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红期(肉芽生长期) 粉期(上皮形成期) 超薄水胶体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伤口愈合五个阶段 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敷料 ? 加速坏死组织 的分解与吸收 促进各种生长因 子的释放,刺激 毛细血管的生成 上皮细胞在湿性 环境里,移行的 速度更快 加速坏死组织 的分解与吸收, 吸收渗液 绿期(高风险部位皮肤,红斑期褥疮,慢性伤口周边皮肤及创面愈合后) 皮肤营养保护剂, 超薄水胶体敷料 改善皮肤微循环和营养,增强皮肤屏障和抵抗力,减轻压力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