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讲: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

第三讲: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 湖南师范大学 刘光成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选用、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等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 一、从案例看问题 例二:人教版《故乡》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小说的主题。2.分析把握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小 说的语言特色。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 例一:语文版《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例三:苏教版《明天不封阳台》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过程方法目标:理清线索和表达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对象倒置 2.内容异化:一是脱离语文定目标;二是脱离文本定目标;三是结果目标的事先告知。 3.表述虚泛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与标准。 制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自要求或标准,同时也起到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 1.教育宗旨 :是教育目标的宽泛性定义 。这一目标的制订往往由教育专门委员会、专家小组或社会决策者来完成。 2.教育目的:它的制订工作常常是由教育专门小组、教材编写组或地区教育机构等来完成。 3.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将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培养方案的目标:是涉及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 课程目标:主要指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或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或形成的技能、策略或方法; 课堂目标:就是一堂课或一个专题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或经验。在第三类中又可细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 三、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2、语文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 3、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只有切合实际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如果目标脱离实际,偏高或偏低都会给教学实践造成困难。 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具体性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激励性原则 6、可测性原则 五、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1、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目标要全面,不能顾此失彼; 2、具体而有可测量性,即用能见之于实际行动的语言来表述,切忌笼统空泛; 3、简明而分条列出,不含糊罗嗦。 六、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例如,小学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有(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态美。 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以便于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使用。 如有位老师这样设计《谈骨气》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革命的骨气,提高学生写议论文的水平。”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是教师“培养学生”和 “提高学生”,而且“革命的骨气”和“写议论文的水平”也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教学中不宜把握,也无法测量和评价。 3、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有学生行为表现。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 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 如“借助汉语拼音……”,“结合上下文了解……”,“45分钟能写出……”,“课堂讨论时能……”。 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每个学生 阅读 现代文每分钟 不少于500字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