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木结构 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形式 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写意的山水园林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 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我国古代建筑首先讲究对称布局,特别是北方,房子都是三间、五间、七间、九间,以中间一间对称。城市及庭院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低小简单,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 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的纵长深远,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 承德避暑山庄的群体分布 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布局 北京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 北京天坛的中轴线布局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写意的山水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 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 从造景艺术创作来说,它摄取万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过观察、提炼,尽物态,穷事理,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以之表现自己的情思。赏景者在景的触发中引起某种情思,进而升华为一种意境,故赏景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这个艺术再创作,是赏景者借景物抒发感情,寄寓情思的自我表现过程,是一种精神升华,使人心性开涤,达到高一层的思想境界。 清朝皇家园林式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后一个高峰,至今留存下来的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颐和园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两座。 恭王府花园为恭王府后的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又名萃锦园,位于柳荫街甲14号,建于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建成后曾为京师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现存王府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堪称“什刹海的明珠”。其中园中的西洋门、御书“福”字碑、室内大戏楼并称恭王府“三绝”。 某些红学家认为此园可能是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全书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书《元祐法式》于元祐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李诫奉命重新编著,终成此书。全书共计34卷分为5个部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看样主要是说明各种以前的固定数据和做法规定及做法来由,如屋顶曲线的做法。 1、木结构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体上可分为: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2、大屋顶 硬山屋顶 一个普通的“人”字形的屋顶,展示着“老百姓”的世界,包含着最广泛的“人情”。 悬山顶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面坡,而且两山屋面悬出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 歇山顶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