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感情联系的一种倾向。 他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链接、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一)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3个月前) 喜欢所有的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 2、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3~6个月) 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 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明显减少。 3.特殊情感连接阶段(6个月~3岁) 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 婴儿依恋的类型 尽管所有的婴儿都存在依恋行为,但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 1.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场或者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表现一样。 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也被称为“无依恋的儿童”。 这种类型的儿童比较少。 2.安全性的依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3.反抗型 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有些发怒。 (三)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呢? 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良好的身体接触 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 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民主型 2.专制型 3.放任型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婚姻关系 家庭结构 家庭规模 出生次序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6个月时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同伴之间的交往,这是的婴儿可以相互触摸和观望,甚至以哭泣来对其他婴儿的哭泣作出反应。6个月以后,婴儿之间交往的社会性逐渐加强。 物体中心阶段 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从3岁开始的。 3岁左右,幼儿常常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一)外表 (二)社交技能 另外还有: 是否有好、帮助、分享、合作、谦让、性子急慢、脾气大小、活泼程度、爱说话程度、胆子大小等 学前期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 (一)被忽视型的儿童 (二)被排斥型的儿童 怎样帮助问题儿童交友? 首先,要是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 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儿童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通过对同姓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学前儿童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14~22个月的儿童中,男孩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更喜欢布娃娃和柔软的玩具。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游戏中性别差异更加明显;男孩更喜欢和男孩玩,女孩更喜欢和女孩玩;6岁男孩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6岁儿童的观察力男孩优于女孩。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 性激素(荷尔蒙) (二)父母的行为对学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