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四)》青少年教育丛书.pdfVIP

《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四)》青少年教育丛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自然科学总论 理论 现状及发展 十八世纪科学 技术和哲学史 04 [英]亚 沃尔夫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第十章 物理学 (四)电学和磁学(Ⅱ) 三、静电学 电学在整个十八世纪里一直在惊人地发展。及至这个世纪末,这发展以 确定电荷间力的精确定律而达到了顶峰。此前一直定性地加以描述的电现 象,从此得到精密的数学研究,一门新科学即静电学兴起了。这个巅峰阶段 与普利斯特列、卡文迪什和库仑等人的名字特别联系在一起。尽管境遇不 同,身份各异,约克郡的校长、伦敦的富有隐士和法国的军士工程师却对电 力定律的确立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普利斯特列和卡文迪什两人还研究了导体 对静电放电的电阻的定律,这样,两人之间又多了一层联系。 普利斯特列 当约瑟夫·普利斯特列还是一位年轻的校长时,他就用一架起电机做过 实验。后来,他在多次造访伦敦期间结识了富兰克林、沃森、坎顿和当时的 其他一些第一流电学家。正是由于受到这些人的鼓励,普利斯特列经过不到 一年的努力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科学著作 《电学的历史与现状,及原始实验》 ( , withOriginalExperiments)(伦敦,第一版,1767年;第三版,1775年)。 这部杰作分为两卷,第一卷明晰地概述了直到普利斯特列时代的电学发展。 这一部分尽可能用原始材料编撰,其中有许多是他的科学界朋友提供的。在 第二卷中,普利斯特列提出了一些一般命题,它们有助于将已公布的大量实 验事实加以系统化;他评论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关于电的本性的理论;提出了 一些质疑,它们提示了进一步探索的路线;对当代的起电机以及其他设备给 出了有价值的、附图解的说明,并对业余科研爱好者提出了忠告;描述了他 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进行的大量电学实验,这些工作,使他于 1766年当选为 皇家学会会员。尽管普利斯特列自己倾向于电的单流质说,但他对一切这类 假说也持批评态度。他写道:“说到电,我只是指称为电的效应的那些效应, 或者这些效应的未知原因” (History,3rd ed.,Ⅱ,p.3)。他认为,假 说在科学上的功能在于提示导致确立新事实的探索路线,而假说的成分由此 将被逐渐排除。 普利斯特列在他的书和送交 《哲学学报》的研究论文中描述了一些比较 值得注意的电学观测,这里可以提到下述几个。继富兰克林之后,他观察了 从带正或负电荷的导体突出尖端发出的气流,他表明,这种气流有时很强, 足可吹熄一支点亮的蜡烛或转动一个带有叶片的小轮。他注意到,金属与一 个邻近导体之间反复通过强烈火花后,在放电点周围的金属表面上形成了棱 镜色环 (颜色排列如同虹霓)(Phil.Trans.,1768,p.68)。他指出了, 这种色环与牛顿环相似。在 《电学史》中他甚至提出,牧草中的“仙女环蘑 菇”可能就是由电闪引起的一个这种效应 (当时通常把它们归因于电闪的作 用)。普利斯特列关于电传导的实验更具重要意义。他表明,碳是一种电的 良导体 (同上书,Vol.Ⅱ,p.193),干燥的冰和赤热的玻璃也应归类于导 体。在投交 《哲学学报》(1769,pp.57和63)的论文中,他先介绍了他对 “电爆炸的侧力”的研究。在放电时,附近轻物体被这力抛散开来,尽管它 们本身未获得电荷。他把这种效应归因于 “爆炸”处的空气被排除。他试图 表明,这种抛散现象在真空中不会发生,但由于他的抽气机不完善而没有得 到什么结论。接着,他想通过实验表明,电瓶组成的电池的放电力在电路成 曲折构形时是否会减弱,这放电力乃由电池熔化外部线路中的金属丝的能力 来量度。他使某电池通过一根小铁丝放电,测得它刚好能把多长的这种铁丝 熔化,线路的其余部分是3码长的粗黄铜丝。然后,他把这铜丝弯曲。但他 发现,放电所恰能熔化的铁丝的长度与铜丝伸直时无异。然而,他观察到, 以这种方式量度的放电力乃取决于外部线路的长度;于是,他想通过求出放 电将通过的空气隙 (而不是通过一条长长的金属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