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自然科学总论
理论 现状及发展
时间之箭
揭开时间最大奥秘之
科学旅程
02
编著 彼得 柯文尼
罗杰 海菲尔德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第三章时间使爱因斯坦受挫
相对论教我们对时间要警惕
——伦德勒 (WolfgangRindler)
《相对论精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就把有300年历史的绝对时间观
念摧毁了。他推翻了牛顿物理学的整个基础,对现实进行了革命性的重
新评价,赋予时间和空间全新的意义。这就是 “相对论”。它给出了许
多完全新颖的结果,其中有 “时间膨胀”(即一个人的时间相对于另一
个人变慢),时间经过空间 “蛀洞”的行进,以及“新生儿自谋杀”的
异乎寻常的景象,即时间旅行者回到出生时刻从而 “谋杀”了他们自己。
爱因斯坦粉碎了几乎所有关于时间的常识。但是,如我们将要看到的,
时间问题中有一个基本方面被他避开了。他没有考虑时间箭头。
如果我们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发表的一夜
之间改变的,那就错了。摧毁绝对时间观念的种子,早在十七世纪就被
丹麦人罗耶默 (Ole Roemer)播下了。确实,按照爱丁顿的说法,我们
现在所理解的时间,是被罗耶默发现的。当他1675年在巴黎天文台研究
木星卫星的不规则运动时,首次指出光信号具有速度。他告诉一些科学
院院士说,由于光线不是瞬时地而是逐渐地传播——这种看法持续至今
——离木星最近的一个卫星下一次的掩食时刻,将比根据以往观测推算
出的要晚十分钟。
一旦人们开始去想,光线从蜡烛或电灯泡传到眼睛需要时间,而不
是瞬时地传播过来,就会搞清楚了,当我们注视天空的时候,我们看到
的很远的恒星或星系,是它们很久以前的样子。直到1728年,罗耶默的
看法才被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 (JamesBradley)所证实。这以后,光
的有限传播速度的概念才被广泛接受 (现代的光速值大约是
300,000,000每秒米)。然而罗耶默的工作还标志着,最质朴的绝对时间
的概念开始终结。绝对时间设想,我们看到的宇宙深处所有角落发生的
事件,都和地球上的时间同步。爱因斯坦表明,即使考虑到在把这些事
件的信息传过来时,光具有速度,绝对时间也不能够成立。处在不同运
动状态的观测者,他们测量的时间不再彼此相同:相对于一个不动的观
测者,一座钟所显示的时间决定于它的速度。如果还要考虑引力的话,
那么这个时间还要与钟在空间中的位置有关。
公众对爱因斯坦的传统印象是,一个白发苍苍,为人和善的古怪老
头。但实际上,当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里震撼科学世界时,他
是一个干净利索的年轻人,黑色卷发并留着胡须。一个传记家曾这样写
过爱因斯坦: “显而易见,他看来特别乐于与女士们交际。这种感觉常
常是相互的。这个刚成名的年轻人,有一头浓密的、乌黑发亮的波浪式
美发,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和不拘礼节的风度,明显地具有迷惑力。”
这也是一个身负重大使命的年轻人。爱因斯坦的梦想是,创立一个与实
际世界相符的描述,它不受人为偏见的影响,在它描述的世界里,客观
存在是至高无上的。他抱负的志向是,使物理学规律完全摆脱观测者的
影响,为此他坚持认为,所有的观测者,不论他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如何,
必须同等地看待。任何个别的观测者或 “参考系”都不具有特殊的地位
——物理学规律必须与这些琐事无关。爱因斯坦远征的第一个阶段是狭
义相对论,它建立在一个新的原理之上,即光的速度对所有的观测者都
是相同的,不论他们自己的速度如何;后来这个理论扩展到对引力的解
释,也就是广义相对论。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以太的观念就已经不得不离开历史舞台了。以
太是由日常经验启发出来的。声音是空气中的波,涟漪是水中的波。所
以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家自然地想到,光同样必须是在某种东西中的振
动,他们就把这种东西称之为以太。正如派斯 (Abraha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