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强子”造镇
费新军敲了10分钟门,无人应答。两个被找来干活的师傅正蹲在几米外的田边抽烟。他要在这家路边的后墙上刷广告,却找不到房主。又等了10多分钟,师傅喃喃地催促着早点开工。他摆摆手招呼两人干活。“网购上京东,省钱又轻松”,他又念了一遍广告词,叮嘱师傅,别刷错了。
沿着脚下的水泥路步行十几分钟,就是刘强东的老家来龙镇光明村。这几栋平房是进村路上仅有的建筑物。
底色刷到一半,墙根闪出一人,手指正在“上妆”的师傅,呵斥他们停下:什么人?怎么没说一声就刷上了?费新军赶忙上前解释,京东的,找不到房主才先动手。来的是位老头,一听京东,脸上的阴霾全扫,“大强子的啊,刷吧,刷吧。”
大强子是当地年纪大的人对刘强东的昵称。这个少时离乡在外闯荡的人拥有一家叫京东的企业,他要来刷广告,老乡不但不收钱,反而很欢迎。这让费新军的工作轻松不少,身为京东在宿迁宿豫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还有3000多平米的刷墙任务等着他完成。
但是“京东”和“刘强东”也是近几年才在宿迁广为所知。尤其今年春节,刘强东在老家光明村家中散财的行为。把他个人声誉推向顶峰。京东电商下乡,又让每个人近距离与他的企业粘上关系,不仅在家门口买到大强子的东西,宿豫区还有179个乡村推广员帮他发声。
早些年,乡间对刘强东和京东的描述是,“来龙姓刘的,在外面卖数码。”甚至2009年京东决定将全国客服中心合并迁至宿迁时,最大的难题仍然是招人。分管客服中心的京东副总裁黄金红叹息,服务性质的工作对当地没有吸引力就罢了,关键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刘强东来自宿迁。
但是如今,京东已经是宿迁的一个符号,一块招牌,甚至一座靠山。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因为处在这家公司的核心人物刘强东的出生地而激动不已。小城中、村庄里,提及电商创业,每个人都心怀梦想和希望。
宿迁是江苏最年轻的一个城市,1996年建市,至今不通火车。早上8点,我从北京出发,乘京沪高铁花3个小时至徐州,高速上再跑近2个小时到宿迁。我们这次聘请的摄影师正好是宿迁入,他上大学时最发怵的就是回家,清晨出发,颠簸10多个小时,踩着余晖进家门。“封闭,生猛”,这是他对生养之地最强烈的感受。
2009年,京东买下宿迁市区最繁华的一个户外广告牌,打出客服中心的招聘信息,明晃晃的大字提醒来往人群,京东是宿迁人办的企业,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客服中心窝在从管委会借来的房子里,员工拿的只是当地工人水平的工资,没有什么竞争力。
刘强东说,加两百。黄金红摇头,不够。那就再加两百。非调薪时间点,刘强东三次破例给客服中心加薪。他每次回宿迁,必去客服中心,跟黄金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什么困难要我解决?”招聘、班车问题,甚至每天两块钱的零食补助,刘强东都亲自过问。
他是有故乡情结的,每年回宿迁一两次。尤其春节前,他都会让助理把行程告诉发小李江,几号回,几号走,什么时间多招呼几个同学聚聚。今年因为带着奶茶妹妹,他只让李江小范围通知了几个朋友。李江如今是光明村党支部书记。
上高中时,刘强东听从一位齐老师的建议考上人大,为的是以后从政,当宿迁县县长造福乡里。大二时因为没当上预备党员,刘强东放弃从政的念头,他自白,“以我这种较真的性格,真去了政府,是没有能力保护好一个县的。既然不能够从政,那就去创业。”
第一次创业开餐厅亏了20万元,那是他父母一辈子攒的钱,还有从小姨那里借来的,后来在日企短暂的经历,间接催生了“霸道”总裁。2009年,金融危机后他拿到关键的一轮融资,从此京东成为国内除阿里之外最重要的一股电商势力。去年5月,刘强东站在纳斯达克敲钟,宿迁政府在当地组织了越洋视频连线。如果说宿迁感受到京东成功的热度,光明村则完全沸腾了。
今年春节前,李江接到京东方面的电话,要求统计全村60岁以上老人数量。大强子回乡发钱的消息不胫而走,对于未知的数目,街头巷尾议论着、揣测着。
李江是刘强东的发小,也是连接京东和光明村的重要人物。见我们的时候,他穿着一身运动衣,皮肤黝黑,说话轻缓,没有为官的做派。他早年在少林寺学过武术,至今保持着修长的身材。他对京东“门清”,甚至记得哪一年的管培生是京东哪位副总招进来的。有一年刘强东带着几十名管培生回宿迁,饭桌上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轮番上来给李江敬酒,他喝大了,“敬了一圈又一圈,根本不知道喝过还是没喝过。”
光明村历任书记、村长和其他干部被召集起来,李江不露声色,只问众人怎么看刘强东回乡发钱一事。他很清楚,“谁又嫌钱多呢?”
有人说,这孩子不容易,发什么钱?
有人突然问了句,今年发了,明年还发不发?
众人沉默片刻。年长的一人站起来,抬高音量,“人家欠你的,还是少你的?你儿子平时给你多少钱?”
李江见状,也大概明白了大家的心理,顺着话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