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闪发器热泵单螺杆压缩机补气位置的模拟
摘要:闪发器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制热性能和运行可靠性差的问题。介绍了带闪
发器的单螺杆压缩机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建立准二级压缩补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合理的开孔
位置在吸气腔刚闭合处,此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在低温工况时的制热性能;相比于无经济器的热泵系
统,带闪发器的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可显著降低单螺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关键词 单螺杆压缩机;闪发器;热泵;排气温度
0 前言
以燃煤为基础的供暖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北方冬天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空气源热泵
由于其安装要求低、节能效果突出、对使用地区的污染作用小等特点,在众多
型式的热泵中具有很明显的竞争优势。近些年来,空气源热泵趋于向寒冷地
[1]
区扩展 。但是长期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如果空气源热泵系统不作任
[2]
何改进就加以推广北方地区,那么设备将无法在冬季正常工作 :
(1)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制冷剂吸气比容增大,机组吸气量迅速下降,
从而减少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不能 足室内最大采暖热负荷。
(2)压缩机压缩比的不断增加,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迅速升高。在很低的室
外温度下,压缩机会因防止过热而自动停机保护,这使得热泵只能在不太低
的室外气温下运行。
(3)由于压缩机压力比的增大,系统的性能指数(COP)急剧下降。
带经济器的准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利用中间补气的方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
解决低环境温度时供热量不足、排气温度过高、压缩机容积效率偏低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补气空气源热泵进行了研究[3-
5] ,柴沁虎、马国远等对带经济器的涡旋压缩机热泵系统进行了研究[6-
7] [8]
,赵会霞 提出,相比于过冷器热泵系统,闪发器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对
热泵系统性能的提升更大。
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即为压缩机,带中间补气的涡旋式压缩机空气源热
泵技术成熟,且已投入市场,但涡旋式压缩机仅适用于小型热泵系统,而单螺
杆压缩机可适应大中型热泵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带闪发器的单螺杆压缩机空气源热泵补气的数学模型,计
算分析在不同补气位置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扩大单螺杆制冷压缩机的
工程应用范围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
1 闪发器空气源热泵系统
a.流程图 b.循环 图
图1 带闪发器型经济器空气源热泵系统图
带经济器热泵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采用带辅助进气口的单螺杆压缩
机,经济器采用闪发器。
单螺杆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冷凝器换热后降温变为制
冷剂液体,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载热介质,升温后的载热介质可用于采暖或
其它用途。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膨胀阀A节流到某一压力变为
汽液混合物后进入闪发器,在闪发器中,处于上部的闪发蒸汽通过辅助进气
口被压缩机吸入,此回路称为辅路;蒸气不断闪发导致闪发器下部液体过冷,
过冷后的液体再经膨胀阀B节流到蒸发压力后进入蒸发器,此回路称为主路。
在蒸发器内,主路的制冷剂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而变为低压气体通过吸气
口被压缩机吸入,压缩至一定压力后和辅路吸入的制冷剂在压缩机工作腔内
混合,再进一步压缩后排出压缩机外,从而构成了封闭的工作循环。
2 数学模型
将单螺杆压缩机的补气模型简化为绝热增压、等容混合的过程,应用变
工质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则压缩机所能容纳的中压相对补气量可以表示为[9]
a1 qmb qmk qm 0 v2 p m p 2 p (1)
q q RK T
mk mk m
——通过补气回路的制冷剂流量(kg/s);
——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kg/s);
0——冷凝器的制冷剂流量(kg/s);
2 3
——2点的制冷剂比容(m /kg);
R——制冷剂的气体常数(kJ/ (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losing the Control Loop in Intelligent Spaces Systems: Control Ove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 Packet Loss Perspective.pdf
- A Big-Data Perspective on AI: Newton, Mer.pdf
-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pdf
- Disease Surveillance Based On Spatial Contact Network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2003 SARS Epidemic.pdf
- DynaCAS: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and Dec.pdf
- From AI to SciTS: Team Science and Resear.pdf
-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Social Compu.pdf
- Growing Artifici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 Rule-Based Iterative Design Process.pdf
- Toward a Paradigm Shift in Social Computing:The ACP Approach.pdf
-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With Big Data:A D.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