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之蛋白质
制作:
王金福;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生命的化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
研究对象:生物。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阐述活细胞内及细胞间的化学反应及其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主要内容:
1、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及功能。
生物大分子是由某些基本单位按一定顺序和方式连接所形成的多聚体(polymer)。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及糖等。
2、新陈代谢及其调节。
3、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表达及调控(分子生物学)。;国外生物化学的发展;1902~1907年德国埃·费歇证明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开始了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时代;
1909年丹麦威约翰逊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基因是遗传单位的概念;
1925年英国凯林发现细胞色素,并指出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作用;
1926年美国萨姆纳首次制成尿素酶,开辟了酶化学的研究。同年美国的摩尔根发表《基因论》,使基因遗传理论系统化;
1929年美籍俄国人勒温发现核酸中的核糖和脱氧核糖,认识到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同年德国罗曼发现ATP。;1953年美国华特森和英国克里克根据维尔肯做DNA的X光衍射资料,提出DNA一级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模型;
1954年美籍俄国人伽莫夫首次提出一个核苷酸编成一个遗传密码的“三联密码说”。1961年克里克加以了证实;
1955~1956年美籍西班牙人奥巧阿和美国孔勃首次用酶促法人工合成核糖核酸RNA和DNA;
1961年法国雅各布和莫诺首次提出mRNA的存在,证实mRNA与DNA的碱基互补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同时发现了操纵子的基因集团;
80年代发展了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国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
?吴宪与汪猷、张昌颍等人一起完成了蛋白质变性理论、血液生化检测和免疫化学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为我国生物化学界的先驱。
?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81年又成功合成了酵母丙氨酰tRNA。
?本世纪末我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
1 、All disease has a biochemical basis.
2 、Biochemical studies contribute to
diagnosis,prognosis and treatment.
3、 Many biochemistry studies illuminate
disease mechanisms and disease inspire
research in specific area of biochemistry。 ;总目录;第一编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20种L-型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包括:
1、简单(单纯)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
2、结合(缀合)蛋白质:还有非蛋白质成份的辅基或配基。
蛋白质构象:
每一种天然的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这称为蛋白质构象。
蛋白质结构的不同组织层次:
1、一级结构:多肽链共价主链的氨基酸顺序;
2、二级结构:多肽链以氢键排列成沿一维方向的周期性结构
的构象,如纤维状蛋白质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片;
3、三级结构:多肽链以各次级键(非共价键)盘绕成具有特
定走向的紧密球状构象;
4、四级结构:寡聚蛋白质中各亚基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结合
方式。 ;;第一节 氨基酸与多肽;H;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吲哚基;2、极性中性氨基酸;巯基;酰胺基;3、酸性氨基酸;4、碱性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八种:
Met Trp Lys Val Ile Leu Phe Thr “假 设 来 借 一 两 本 书”
?脯氨酸为亚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外消旋作用:一种具有旋光性的手性分子与其对映体的等摩尔混合物
内消旋作用(胱氨酸):分子内含有不对称性的原子,但因具有对称因素,一半分子的右旋作用被另一半分子的左旋作用在内部所抵消,因此是一个不旋光性化合物 ;二、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一)氨基酸的兼性离子形式:
氨基酸能使水的介电常数增高,这是因为氨基酸在晶体和水中主要以兼性离子(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
?
?
?
偶极离子形式的氨基酸是强极性分子,这就增加了水的介电常数。 ; (二)氨基酸的两性解离:
酸与碱的关系:HA(酸)←→A-(碱)+H+(质子)
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氨基酸在水中的偶极离子既起酸(质子供体)的作用,
也起碱(质子受体)的作用,因此是一类两性电解质。
羧基和氨基解离如下(pK1和pK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608-2025《高处作业分级》新旧标准对比.docx VIP
- 信息化项目应急处理预案.pdf VIP
- HGT3809-2023工业溴化钠(报批稿).pdf VIP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感想.doc VIP
- HP Color LaserJet 专业 CP5225 打印机中文说明书.pdf
- 俄罗斯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石墨烯强韧陶瓷基复合进展解说.doc VIP
- 我国无水氟化氢行业分析.doc VIP
- ThermoScientificRevertAidFirstStrandcDNASynthesisKitK说明书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