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课课件
5.(2011福建)“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6.(2010·江苏)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3江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 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8. 2013年1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沂蒙精神展表示,他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山东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1)沂蒙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 ? (2)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3)请你就践行和弘扬沂蒙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1)沂蒙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 ? (2)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② 弘扬和培育新沂蒙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⑤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 第 七 课 我 们 的 民 族 精 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考考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考向定位】 1.知识考查:立足于中华民族精神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等 2.试题类型:以体现类、意义类、措施类为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立足于信息的解读,以选择题为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的考查以意义类和措施类主观题为主 中华民族精神 是什么 为什么弘扬 怎样弘扬 基本内涵 核心 特征 重要性 必要性 中华文化 集中表现为 植根于 主干知识构架 考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根 魂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拓展深化】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 联系 是一个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是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发展的总和 中华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docx VIP
- 离散输入inspectionrun1电梯技术8 dcss vfj.pdf VIP
- 《中国肌肉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十五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_1.docx
- QC成果-提高大面积金刚砂地坪一次验收平整度合格率.pdf VIP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VIP
-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精品版本).docx VIP
- 2025年中国快运快递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