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精彩在于设计 卓越在于行动) 职业生涯与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 胡国平老师课件.ppt

导论(精彩在于设计 卓越在于行动) 职业生涯与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 胡国平老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论(精彩在于设计 卓越在于行动) 职业生涯与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 胡国平老师课件

2 精彩在于设计 卓越在于行动 关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话题 ——“告别昨日的辉煌、迎接今天的挑战、成就明天的事业!” 科学家竺可桢在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经提出的两段名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大学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思考: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投入与产出” ——(成才与就业)怎么想、怎么做? 3 毕业即失业是最大的浪费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说,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这一后果尤其严重。许多农村来的大学生,是把“上大学进而在城里找个好工作”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选择。 “在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培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不能说倾家荡产,至少会把不少家庭钉在贫困线上。”在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中慧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城乡家庭和社会资金的巨大浪费。对大学生个人来说,不仅有长达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人生时间投入,而且还有家庭巨额的经济负担;对社会来说,教育投资是政府财政支出中很重要的一笔,如果一个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找不到工作,这意味着国家对他的教育投入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4 5 7 8 9 10 就业难,难在何处? 就业难,难点分析? 就业难,如何解题? 就业难,如何准备? 一、就业难,难在何处? “就业难”,难在何处? 套用一句名言的语法结构来说话:“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原因都是相似的,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各有各的难处”。 “就业难”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相对的命题。对一个高校毕业生个体来说,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实质上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是因为择业难的感受而发出的声音。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毕业生和家长很着急,政府很重视,高校很用心,媒体很关注。 进入我们视野的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表征为公务员的考录,一个岗位有几十个到几千名毕业生报考;表征为进校园招聘的用人单位在减少,以及招聘名额在减少;表征为在毕业生离校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规范签约就业协议的在减少;表征为毕业生在就业季节里四处奔走、赶场,“考霸”、“面霸”、“校漂“、“城漂”等词使用频率大幅度上升。由此得出结论说毕业生就业难准确吗? (一)社会招聘大量缩水,就业市场出现“僧多肉少”的尴尬局面 (二)企业紧急裁员,紧锁大门,声称“只出不进” (三) “国考”空前激烈,百万雄狮同抢“铁饭碗” (四)考研人数逆市上升,无奈之中透着理性 15 二、就业难,难的原因 (一)宏观 1、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就业市场风雨飘摇。 这仿佛是一个寓言,87年发生中东石油危机,97年亚洲金融风暴,至今有的国家还没缓过劲来,而2008末端,世界金融风暴瞬时间席卷全球,10年一个轮回,从1987年到1997年,再到时下正在经历的2008年,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都要更深更远。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残酷的字眼之一就是“失业”,企业掀起裁员风暴,大量劳动者失去工作,一时间难以接受,极度恐慌。中国是人口大国,这次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也显得异常严峻。 经济增长放缓: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体带动80-100万左右人员就业;8%,最多解决800-1000万人就业,但仅高校毕业生就高达630+250万;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我们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但是新成长的劳动力、还有各个方面的求职劳动者大体上有2400万,这确实是个矛盾,压力很大) 国际贸易收缩:外向型经济发生了重要作用,但经济危机重灾区的美国、欧盟恰恰是中国外贸最大的出口国或地区,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最大(经济衰退、收入水平下降、失业率增加、进口需求随之减少;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出口产品失去优势)。 17 2、扩招造成生源大幅增加_“天之骄子”早已摘掉神秘光环 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 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0万。 2009年,还有25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要找工作。毕业生人数增加、金融危机下相关行业用人需求减少,使10年的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6年72%,2007年71%,2008年70%。( 2009年底87.4%) (二)企业 1、用人原则:招之即用,用之有效 而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脱节。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