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10《论语 十二章》课件5 新人教版.pptVIP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10《论语 十二章》课件5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10《论语 十二章》课件5 新人教版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迷惑而无所得 有害 就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却,表示转折 学习 辨正统一 停殆 迷惘 思考 第四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品质高尚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 里中的道路,这里指颜回的住处 忍受 乐于学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之: 代词, … …的人 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 …为乐趣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乐趣 正当手段 对于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 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 行: 走。 师: 值得取法、学习的人。 而: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 走 一定 在其中 那 好的方面,优点 学习 那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呀。” 川: 河。 逝: 流逝。 斯: 这,指河水。 舍: 舍弃。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三军: 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匹夫: 普通的人,男子汉。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笃: 忠实,坚守。 切问而近思: 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 仁德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学习态度:第六、七、九、十章 学习方法:第一、 四、五、十二章 修身做人:第一、二、三、八章 总结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 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课文的特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据孔子自述,他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曾周游列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但终究未能如愿。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 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