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介绍之重庆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乡介绍之重庆幻灯片

地理位置篇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重庆市目前共有40个区县。   主城九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渝北区、北碚区   一小时经济圈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区,以及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双桥区、万盛区、南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綦江县(共23个区县)   渝东北翼:万州区、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梁平县、忠县 、垫江县、丰都县(共11个区县)   渝东南翼: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石柱县、彭水县、武隆县(共6个区县) 历史古迹篇 重庆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距今约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东至鱼复(今奉节县一带),西至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她集我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缔约国大会正式审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大足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西距成都271公里,东去重庆167公里。全县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大足建县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30多年历史,其县名取“大丰大足”之意。 大足石刻始创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北山、宝顶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北塔),妙高山、舒成岩、尖子山等68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山、宝顶山可为大足石刻中最具规模、最有价值、最集中、艺术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 早在1991年,青海考古所沈那遗址试掘过面积有2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米,出土了齐家文化房址、墓葬、灰坑和一批石、骨、陶遗物,其中以半地穴式房屋最为突出。房址有圆形、方形二种。出土的17个房址中,白灰面的9座,硬土面的8座,每一房址面积约9-10平方米。房内有灶坑、柱洞。这种半地穴式房屋:在柱洞中插上木柱,缀以篱笆,抹上泥巴,成为围墙。顶上先排木棍子,铺草,糊泥,以防雨防晒。在内壁涂以石灰,保持干燥清洁。是当时个体家庭最普遍的居屋。2004年这次发掘是在199l—1993年发掘的基础上作揭露和保护性发掘。 除此之外,重庆还有许多具有很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如白鹤梁题刻、龙河悬棺群、小三峡悬棺群、江津莲花石等,在这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重庆悠久浓厚的历史意味。 民俗文化篇 重庆有汉族、苗族、土家族等。   汉族风情基本与四川一致。川剧绝活:喷火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四川省的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四市,大体以嘉陵江为界。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为巴文化区辐射区域) 川剧是巴渝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中的“变脸”、“喷火”、“水袖”等绝活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