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则徐诗文看其水利功绩和思想-林则徐纪念馆.pdfVIP

从林则徐诗文看其水利功绩和思想-林则徐纪念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林则徐诗文看其水利功绩和思想-林则徐纪念馆

从林则徐诗文看其水利功绩和思想 游小倩 林 峰 【摘要】林则徐注重水利,且在这方面颇有建树,如撰写《北直水利书》(即 《畿辅水利议》)、治理黄河、淮河,防范江汉平原灾害,疏浚福州西湖,推广坎 儿井等,他的一些水利成就和思想,我们从其诗文、奏折、日记、信札中可见一 斑。本文从林则徐三篇与水利有关的诗文入手,对其水利功绩和思想进行延伸探 究。 【主题词】林则徐 水利 诗文 林则徐是禁烟英雄,也是位对水利非常重视且颇有功绩的官员。他强调“赋 出于田,田资于水,故水利为农田之本”,“水道多一分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 1 赖”。作为一位实干家,他不断切实地践行各种想法,对各地的水资源进行控 制、管理和保护,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 的成就。具有政治家身份的同时,林则徐也是位文采斐然的诗人。光绪十二年 (1886 年),其孙子林洄溆正式编辑刊行林则徐诗集《云左山房诗钞》,收录了 574 首林则徐诗。林公所作的诗不仅记录了他所经历的事情,也不同程度地展现 了他的人生态度,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史诗”。下文通过分析林则徐三首与水 利有关的诗文,延伸探究他的水利功绩和思想。 一、《裕州水发,村民舁舆以济,感而作歌》2 皇天一雨三日强,积潦已没官道傍。众山奔泉趋野塘,平地顷刻成汪洋。高 屋建瓴势莫当,龙门激箭飞有芒。巨灵奋臂山精狂,裂破岩壑如沸汤。灵夔老蛟 目怒张,捖土掷作黄河黄。对岸咫尺徒相望,翻身难傅双翼翔。思鞭鼋鼍驾虹梁, 神斤鬼斧不得将。就其深矣舟与方,无船谁假一苇杭。仰睇云物纷莽苍,会见阴 雨来其雱。舆人缩足僮仆恇,我亦四顾心旁皇。村夫欻来灿成行,踊跃为我褰衣 裳。舁我篮舆水中央,如凫雁泛相颉颃。水没肩背身尽藏,但见群首波间昂。我 恐委弃难周防,幸以众擎成堵墙。我舆但如箕簸扬,已夺坎险登平康。噫嘻斯民 真天良,解钱沽酒不足偿。我心深感怀转伤,为语司牧慎勿忘:孜孜与民敷肺肠, 毋施箠楚加桁杨,教以礼让勤耕桑。天下舆情皆此乡,世尧舜世无怀襄。 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四月,林则徐被任命为云南乡试正考官,赴滇途 1 《林则徐集·奏稿》(上),中华书局,1965 2 《林则徐全集·第六册诗词》,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8 中于裕州遇到大雨,河水上涨,平地成汪洋。在林公只能望“洋”兴叹的情况下, 村民踊跃地帮忙抬轿,送他过河,林公有感而作此诗。一二两句点明事件发生的 天气状况和大体情况,后三句则形象地描述了水势状况:波涛滚滚,就像河神震 怒,山怪发狂;大水夹杂黄土,犹如是水怪将河水搅黄。此种情况下,由于既无 法驱赶鳖鱼架桥,又无舟船渡河,近在咫尺的对岸可望而不可即(鼋,鳖;鼍, 扬子鳄,俗称猪龙婆;虹梁,拱桥。据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大起九 师,东至九江,驾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正当舆人、僮仆胆怯不敢前 行,林公也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村民们撩起衣袖,踊跃地抬起轿子踏入及肩背的 大水中,像凫雁那样前行将其平安送达对岸。善良友好的百姓让林则徐心有所思, 感动之时又为他们的处境而忧虑悲伤,望官员能“孜孜与民敷肺肠,毋施箠楚加 桁杨,教以礼让勤耕桑”:箠,鞭子,鞭打;楚,古代的刑杖;桁杨,古代用于 套在囚犯脚或颈的一种枷。林公希冀官员可以安抚百姓,不要滥施刑罚;教他们 礼仪谦让,让他们勤于耕作。诗文最后,林公发出 “天下舆情皆此乡,世尧舜 世无怀襄”的感慨。“怀襄”见《尚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怀, 包围;襄,冲上;陵,大土山。林公认为倘若天下人都像这里的百姓一样友善, 官员们关心爱护人民,那则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即使洪水到来也能与其抗 3 衡。本诗所写的这一事件在林则徐日记中也有所记录,其《乙卯日记》记载, 五月二十八日,“大雨如注,沿途舆人多蹶,余亦为箕之簸扬矣。” 经查阅林则徐日记可知这次裕州遇水是其第一次亲历水患,此次大雨造成的 环境、交通不便状况和百姓的友好态度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三十年 的为官生涯中,林则徐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勘察多地水情,建设多处水利,从他 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诸多关于灾情或是对其思想的描述及记录,如《张仲甫 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中“尺书来讯汴堤 4 秋,叹息滔滔注六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