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择塘村水务工程中的水权与林权.docVIP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择塘村水务工程中的水权与林权.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择塘村水务工程中的水权与林权   摘要:本文以“事件束”为切入点,遵循“整体生存伦理”的民族志认识论原则,把林权与水权置于当地人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表述中,从“他者”的视角全面审视林权与水权的历史实践,揭示林权与水权背后的民间法秩序。   关键词:整体生存伦理 历史的民族志 水权 林权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策略      从2008年6月到2009年暑期,笔者先后三次在安徽省绩溪县善庄镇择塘村做了总计7个月的田野调查,围绕林权问题搜集了很多历史文献。在调查林权过程中,水权问题进入笔者的视野。“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择塘村民的历史实践中,山与水唇齿相依。   在2008年暑期第一次田野调查期间,一位择塘村民给笔者讲了一起“常溪水坝”事件。      2007年,新农村建设项目拨款给我们村搞水利建设,具   体多少钱不清楚,村干部选择在常溪河上游余村那个地方,那   个水是从金山流下来的,村干部让人做坝把水引过来,后来余   村、善庄村、瑞村的人联手拿着工具把水坝搞掉了!赔了夫人   又折兵。没有办法,我们村又打算在山脚底,原来团结水库的   地方,建设自来水工程,还不知道是福是祸!   笔者后来搜集到的一份择塘村委会工作汇报详细记录了水务工程的资金来源:      争取项目资金180.1万元。省级134万元:小型农村水   利建设项目100万元,择塘至善庄公路建设补助30万元(实   际到村10万元),人畜饮水24万元,省“千村百镇”试点建设   20万元,省文化厅3万元,省档案局1万元。县级46.1万   元:整村推进30万元,县生产互助资金10万元,水利局3万   元,扶贫办2万元,县就业局1万元,城建委O,5万元,农机局   0.2万元,人事局0.2万元。(2007年度择塘村工作汇报,   2007年11月28日)   笔者就这件事问起该村村长,村长一肚子委屈地说:“我们村委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取到这个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水务工程,是要解决我们村饮水难问题。本来上游的山场是我们村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是涵养水源的,我们村有权利用常溪的水,但毁坝事件后,我们只能另外寻找水源。”   从笔者所面对的田野经验来看,当地民众的林权与水权观念融为一体,相对于其历史实践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西方式产权概念对中国地权和水权性质的解释显得甚为粗糙。并且,仅仅解释水权和林权的性质还很不够,还应揭示呈相互混融状态的水权与林权背后的民间法秩序。   笔者的田野工作在时间维度上虽表现为“当下的”,但它又是历史的,因为历史也活在当下,故而是一种整体性历史实践,本文的研究策略也因此可以概括为“历史的民族志”(historical ethnography)。国内法律人类学者所用的法律民族志延伸个案方法,或者“描述‘内于时间’的个案的‘延伸’及其对农民社区的后来发展的影响”(朱晓阳,2008:307),或者将个案的“前历史”作为理解个案发生的“前过程”(杨方泉,2006:25),则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历史”与“当下”的整体性实践关联。在此,深邃的历史感和敏锐的历史意识是“历史的民族志”实践者必备的精神气质和职业素养,而民族志的反思和批评又成为“历史的民族志”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走在历史的田野上”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原是徽州“一府六县”古城之一,城外有一较为宽阔的护城河――扬之河。据清嘉庆《绩溪县志》记载:“若扬之水自北而南流,昆、常、庐诸水自西而东流,登水自东而西流,并会于象山,皆得为绩之义”。距绩溪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善庄镇,位于绩溪县西部,是胡适的故乡。该镇管辖择塘村、旺村、瑞村、善庄村和余村五个行政村,分别以胡、曹、程、汪姓为主。镇域由“一路两河”(镇上公路、常溪河与昆溪河)交织而成,山、水、林绵延相伴,徽派建筑黑白相间,恰似世外桃源。从善庄镇政府步行出发,经过开发区,沿着宽约2,5米的田间水泥路,穿过“风乎亭”、“五猖庙”,翻越来龙山中长岭,大约20分钟可以到达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落――择塘村。   择塘村位于善庄镇中部,三面环山,距离县城39公里,面积9,21平方公里,管辖11个村民组,501户,1 723人,耕地面积1 179亩,林业用地5 203亩,其中用材林2 007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栽桑养蚕、长毛兔养殖、玩具加工和外出务工。   由于择塘村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稀缺,故村内水塘、水井星罗棋布。据择塘村志《龙井春秋》载:“塘多井多是择塘村的一大特色。村内共有南龙井、北龙井、上井及北培井四口水井,分布在村落四周。择塘村内外水塘有170多口,居全镇第一,其中不乏名塘,如慕前塘、坝下塘等。这些古塘遍布村内,既方便村民洗涤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