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国粤港核心城市组合变化与广西城镇“无市不趋东”结构.docVIP

明清民国粤港核心城市组合变化与广西城镇“无市不趋东”结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民国粤港核心城市组合变化与广西城镇“无市不趋东”结构   【摘 要】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州-佛山-澳门”核心城市组合,到晚清民国时期,转向以“香港-广州”为核心,但“无市不趋珠”的总格局未变。在广东商品经济的强劲辐射下,广西原来以桂林为总中心的城镇中心发生了东移,逐渐演变为以桂东端城镇梧州、戎圩为中心,并且呈现出越往东趋城镇级别越高的等级分布体系。   【关键词】明清民国;粤港;核心城市组合   【作 者】黄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57-008      The change of Guangdong-Hongkong core city combin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all the markets tend towards Guangdong of Guangxi’s city and town during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art Ⅵ of study on the radiation upon Guangxi’s economy from commercial economy of Guangdong and Hongkong Huang Bin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Guangdong had formed the core city combination “Guangzhou-Foshan-Macao” that centering on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it changed to centering on “Hong Kong-Guangzhou”,but the general pattern that all the markets tend towards Guangdong hadn’t changed. Under the forceful radiation of Guangdong commodity economy,the centre of city and town of Guangxi from Guilin moved to east,developed gradually to the centering on Wuzhou and Rongxu that lies east of Guangxi,and displayed the grade distributing system that the more tend towards east the more high.   Key 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Guangdong-Hongkong core city combination;all the markets tend towards Guangdong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人们对城市发育成长规律认识和把握的需求日益增强,打破地域分隔,从经济地理和长时段的经济成长历程,探究不同地域之间城市群成长的相互市场关联,以提供给今人关于城市个性规律方面的借鉴,是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和崭新课题。本人以晚清民国时期广东、香港、广西之间城镇网络的内在的等级分布和区域分工联系为个案,探讨珠江流域经济圈西向扇面城镇网络机制。   民族经济研究早在明清时代,广东的西邻省区广西,民间流传着“无东不成市”的民谚,意思是说:没有广东商人,广西就成不了买卖,形成不了市场。在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广州-佛山-澳门”核心城市组合,在此轴心支配作用之下,造成了广西城镇“无市不趋东”等级分布体系的形成。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到了民国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几位著名学者在对广西经济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惊异地发现:广西商业经济是受粤港支配的,广西是广东人的商业“殖民地”,并将其列为广西经济的特点之一。①稍晚,另一位经济地理学者张先辰先生也在40年代的研究中发现:“广西过去(指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以前――笔者注)在商业上属于珠江系统,不啻粤港二地之附庸。与长江流域(自然含湘赣两省――笔者注)及中原之隔膜,无殊异国。故广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