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元书院本杂考
[摘 要] 宋元时期书院刻书活动广受学界重视,历代书目及今人著述多引述并讨论宋元书院本。叶德辉《书林清话》一书较早并有系统地总结了书院本的基本情况,但是问题也不少。细检现存的宋元书院本,详辨宋元刻书的史料,可以订正其讹误、补遗其缺漏。在此基础上,学界同仁有必要重新思考书院本的定义、宋元书院本的类型以及宋元书院刻书的相关问题。
?
[关键词] 宋元;书院本;书院刻书; 《书林清话》?
[中图分类号] C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1)06―0025―05??
Abstract:The printing activity of SHUYUA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received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 The essay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nnected from SHUYUA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ccording to SHU?LIN QING?HUA. On the base of above, the essay reconsiders the definition, the type of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from SHUYUA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discussio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SHUYUAN’s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bibliology about Chinese Classical books.?
Key words: Song Yuan dynasties;the block?printed editions from shuyuan;cut block for printing;?SHU LIN QING HUA?
??
书院刻书,是古代书院史和古籍版本学研究中关注较多却又深入不够的小题目。清初大儒顾炎武尝言:“闻之宋元刻书,尽在书院,山长主之,通儒订之,学者则互相易而传布之。”??[1]?此说一开,晚近学者遂以此为立论基础,民初学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一书中即通谓之“书院本”。?
今年春、夏间,笔者受出版社之托重新整理叶德辉《书林清话》一书。书中卷三“宋司库州军郡府县书院刻书”、卷四“元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两条集中总结宋元书院刻书,向为研究者所重视。然而叶氏的总结往往是从目录到目录,既未目验原书也缺乏深入考究,以致于讹误缺漏甚多。小文即以中华书局影印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为据,摘出叶氏原文,以案语的形式加以订正,同时仿其行文补充失收的书院本,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宋元书院本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一 宋元书院本订正?
由于叶氏仅据目录,既未目验原书,也考之不细,故可订正之处颇多。以下随举四则:?
(一)绍定庚寅,三年。婺州丽泽书院重刻司马光《切韵指掌图》二卷,见陆《志》。影宋钞本。(第74页)?
吴案:叶氏仅据陆心源《?宋楼藏书志》,误将“绍定三年越州读书堂本”著录成“丽泽书院本”。检《陆》志、瞿《目》各载一种影宋钞(写)本,其中陆《志》所载今存日本静嘉堂文库;瞿《目》所载之本为《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原书或存南京图书馆。而是书原本,历藏明陈惟寅、沈弘正、清季振宜、徐乾学,后归内府,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陆《志》、瞿《目》均载此本末尾的司马光四世从孙某识语,然陆、瞿二氏所见为影宋钞本,意识不到阙文问题。惟傅增湘尝亲见原本,所录识语如下:?
右 先文正公《切韵指掌图》,近□?
印本于婺之丽泽书院,深有补□?
学者。谨重刊于越之读书堂,□□?
子孙。绍定庚寅三月朔,四世从孙□?
敬书于卷末。??[2]??
细检原本,傅氏标有“□”之处确有阙文。依陆、瞿二氏所录识语,“近印本”当是一词,“印”字被理解为动词“刻印”。然而“近印本”一语,宋人未见用者。朱熹谈刻书之事时常说:“近得温陵印本”、“近见藏中印本”、“近方得见印本”等,此处或亦当作“近得印本”、“近见印本”。可见识语是说,绍定三年于越州读书堂重刊婺州丽泽书院所藏印本。叶氏未审文意,将重刊之年误系为丽泽书院刻印之年,后世书目多延其误,惟杨守敬《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此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