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的数量及地域分布
摘要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个人、机构对图书馆数量的历次调查统计,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留下的会员统计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数量、图书馆员人数、图书馆学者的群体规模及地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学者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群体曾通过提案,影响国家决策,使全国图书馆区域分布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也有个别学者以个人魅力凝聚同行,带动一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国家调控是平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者群体分布失衡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数量 图书馆员数量 区域分布
1.民国时期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者的规模
1.1民国时期图书馆的数量
抗战前全国图书馆的数量达到民国时期的顶峰,但究竟全国有多少图书馆?统计主要来自个人和机构。最早对全国图书馆进行调查的是沈祖荣先生,他在1918年发表的《中国各省图书馆调查表》中,收录了全国33所图书馆。1935年许晚成作《全国图书馆调查表》,以个人之力调查颇费周折,“或一馆而探问数次,或一疑而悬候累日,远道通函调查,往往发函十数次,而总无复寄,挂号快函,如雪片飞去,亦有始终不睬,切托该地友朋,实地探问,始达目的。”最终收录图书馆2520所,包括公立图书馆2005所,私立图书馆515所,“所列图书馆,皆以有固定名称及组织,并有相当人员管理者为限,一橱一桌可称图书馆者,概不列入。”同年,杨家骆以个人之力,积几年时间、几万封信调查所得,全国有2940所图书馆。
机构主要是通过向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华图书馆协会,二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三是浙江图书馆和上海《申报年鉴》社。各方统计标准不同,数量出入也较大。
中华图书馆协会在抗战前共进行了5次调查。1925年成立的中华图书馆协会是民国时期最权威的全国性图书馆专业学术团体,协会成立后,为了解全国图书馆的情况,即请各省教育厅配合,着手调查图书馆的数量。1925年10月发表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全国有502所图书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各省行政刷新,新创立的图书馆增多,1928年10月中华图书馆协会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全国有641所图书馆。1929年12月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全国有1428所图书馆,其中国立、省立、市立、?h立、私立图书馆925所,学校附设图书馆387所,机关会社附设图书馆74所,专门图书馆(主要是儿童图书馆)41所,此次调查因没有收到山西、江西、湖南以及边远省份西康、宁夏、青海、新疆、蒙古、西藏等省的调查报告,因此数据并不完整,但图书馆还是增加了很多,这主要是因为1929年1月在南京举行了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在全国影响很大,政府也加大倡导力度,人民对图书馆有了更多的认识,使全国新创立的图书馆增多。1931年12月中华图书馆协会进行了第四次调查,全国单设及较大图书馆共1527所,计国立、省立、市立、县立、私立970所,学校附设413所,机关会社附设89所,专门图书馆(主要包括小学及儿童图书馆)54所。1934年12月进行第五次调查,全国公共图书馆(包括国立、省立、市立、县立、私立和儿童图书馆)933所,学校图书馆(包括大、中、小学图书馆)497所,专门图书馆(包括专门学校、政府机关、文化团体图书馆)377所,特种图书馆(指外国人用者)9所,共1816所,加之民众教育馆附设的图书馆1002所,全国共2818所,但规模太小之阅书报处没有列入。历年调查统计显示,图书馆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另一方面是协会虽与各省教育厅配合,但仍存在调查渠道不畅、信息滞后等问题,需要不断补充遗漏。
另一个调查途径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据1930年调查,全国有2935所图书馆,其中普通图书馆903所,专门图书馆58所,民众图书馆575所,社会教育机关附设图书馆331所,机关及团体附设图书馆107所,书报处259所,学校图书馆694所,私家藏书楼8所。这一数据与中华图书馆协会1931年的调查数据相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华图书馆协会是以单设图书馆和较大型图书馆为主进行统计,而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的统计包括了大量的民众教育馆附设的图书馆及规模较小的阅书报处等。1936年9月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再次进行全面调查,基本延续上次的标准,更将数量大大提高,全国有4032所图书馆,其中普通图书馆573所,专门图书馆11所,学校图书馆1963所,民众图书馆1255所,流通图书馆37所,机关图书馆173所,私家图书馆20所,该调查的覆盖范围较广,如民众图书馆包括通俗图书馆、乡村图书馆、农民图书馆;流通图书馆包括巡回文库;机关图书馆包括政府机关、团体、工厂、商店等附设图书馆,因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